全国仅少数地方分布!中山完成百余株濒危植物野外回归种植
发布时间:2023-02-24 来源:中山日报

采种、播种、育苗、回归种植……历时8个月,近日,广东中山香山省级自然保护区管护中心完成了首批国家二级保护植物驼峰藤野外回归种植。


驼峰藤长势良好。 通讯员供图

1941年,“华南植物研究所”研究员陈焕镛在海南岛白沙发现了第一株驼峰藤。自其为世人所知起,驼峰藤便是一种数量极其稀少的藤本植物,至今仅在海南白沙,广东肇庆高要、鼎湖山以及中山等少数几个地方发现分布。中山2005年第一次在五桂山脉发现驼峰藤极小分布范围,2015年再次发现拥有数十株驼峰藤的野生种群,现该种群分布区域已被纳入广东中山香山省级自然保护区范围。

驼峰藤是中国特有物种,是研究萝藦科植物的关键植物之一,具有十分重要的科研价值。因植株数量极为稀少、分布区域狭小,驼峰藤被世界生物保护组织列为濒危种,同时为我国II级稀有濒危保护植物和第1批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开展驼峰藤野外回归工作,对保护其种群而后开发利用植物价值具有深远意义。本批驼峰藤回归种植100多株,目前长势良好。

记者了解到,广东中山香山省级自然保护区还将继续回归种植驼峰藤200多株,并对回归种植的驼峰藤进行长期、持续监测,确保其真正回归成功,为今后开展基于驼峰藤利用价值的科学研究打下基础。

【小知识】

驼峰藤(学名:Merrillanthus hainanensis Chun et Tsiang)是萝藦科驼峰藤属木质藤本植物,长可达2米,因其副花冠肉质隆起这结构形似驼峰而得名。它独特的副花冠腹面与花粉粘着,在分类学上有独一无二的地位,这也是它能在众多萝藦科植物中独立出来自成一属的原因。


驼峰藤。 通讯员供图 


编辑 曾嘉慧  二审 陈彦  三审 徐小江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为“中山日报”、“中山商报”、“中山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中山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山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来源”为“中山日报”、“中山商报”、“中山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中山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中山网联系。
联系人:陈小姐(电话:0760-88238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