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制造业当家!中山评选一批“惠企爱才”人才项目“金点子”
发布时间:2023-02-24 来源:中山+

2月24日上午,在位于翠亨新区的中山国际人才港,来自全市23个镇街、5个人才服务中心的人才工作者,竞相抛出30个服务制造业当家,推动转型升级,促进人才高质量发展的“金点子”。


评审会现场。 市委组织部供图

今年,市委组织部深入推动人才强市建设,统筹全市人才工作职能集中的单位和各镇街,精心策划、周密准备,举办了这次“惠企爱才”竞争性人才项目评审会。

这次评审征集到各镇街、各单位推出的涵盖产学研合作、企业智能化数字化升级、高水平技能人才培养、人才工作平台阵地建设、服务乡村振兴战略、人才工作信息化建设等方面的30个竞争性人才项目,通过相互交流比拼“打擂台”,推动人才要素在中山现代化建设中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作用不断彰显。

压实党管人才责任
主动服务制造业当家

【企业是承载人才的“大摇篮”。今年省委、市委确定制造业当家战略,积极推动转型升级,促进高质量发展。这次参与评审的所有竞争性人才项目,全部围绕“高质量发展,制造业当家”,体现人才工作新担当、新作为。】

各镇街充分结合特色产业,使出浑身解数,创新人才工作方式,助力制造业企业高质量发展。各个汇报项目均有效体现了党对人才工作的坚强领导,各镇街党委书记亲自抓,有效体现了“一把手”抓“第一资源”,确保项目落到实处。


大涌镇项目负责人现场讲解。市委组织部供图

大涌镇人才港服务中心:提出“打造红木产业人才服务阵地”项目

大涌镇人才港服务中心提出“打造红木产业人才服务阵地”项目。“大涌镇是我国著名的红木家具生产专业镇,镇内红木行业企业超过1000家,全镇共有技能人才约900人,以产业工人为主,高层次人才13名,高层次人才占比小,镇内人才存量小,转型升级急缺行业人才。”在现场,大涌镇项目负责人直面当前镇里的人才瓶颈问题。

该负责人提出,将通过举办大型行业盛会的方式汇聚各方人才,完善红木产业人才培养体系,提升技能人才在促进大涌红木制造业发展中的基础性支撑作用。

主要举措——

承办全国性红木雕刻技能大赛;

承办中山市“工艺家具鲁班奖”颁奖项目;

打造以红博城为中心的红木产业人才服务阵地。

人才项目“金点子”频出
助力中山高质量发展

【在评审现场,关于人才引进、人才交流、项目落地、阵地建设、人才宣传、人才研修等“金点子”频出,现场创意和思想火花不断碰撞。】


火炬开发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吴楚萍现场讲解。市委组织部供图

火炬开发区:带来“聚光成炬 追光筑梦”主题创新创业大赛项目

火炬开发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吴楚萍带来了“聚光成炬 追光筑梦”主题创新创业大赛项目。一上场,她便播放了一段节奏明快的宣传短片,展示了火炬开发区在人才创新创业方面的成绩和平台优势,很快吸引了现场评委的目光。

光电信息产业是中山火炬开发区重点发展的优势产业之一,在全球细分领域占据了近五成市场份额,目前拥有联合光电、通宇通讯、舜宇光学等超百家国内知名的优质光电信息企业。

火炬开发区围绕光学显示与传感、光学元器件、激光应用三大领域,正全力建设一个面积约1500亩的“火炬光谷”特色精品产业园。

去年,火炬开发区通过举办“创客湾区”等知名赛事,累计收到报名项目超300个,收集、挖掘企业技术需求189项,共征集45个单位及挑战团队的有效解决方案61项,34个项目达成初步意向合作,意向签约金额达3353万元

今年3月至7月,火炬开发区将用5个月时间,举办多场大赛、活动或培训。具体包括——

举办一场融合线上线下的全网立体传播大赛;

举办8场定向精准宣传活动;

举行一场光学英才汇聚的线上初赛评选活动

举办一个创业训练营;

开展四场赛前辅导培训;

举办“聚光成炬·追光逐梦”创新创业大赛总决赛,“以赛引才、以赛兴产、以赛促产”,全力促进火炬“光谷”建设,体现火炬人才工作担当。

中山青年人才中心:提出“青年人才中心筑梦中山”项目

“企业普遍反映难以招引到青年人才,青年人才缺口明显,企业对青年人才需求大,需要给予青年人才到中山住宿、交通、融入等方面更多支持。”中山青年人才中心负责人提出了“青年人才中心筑梦中山”项目,为各类青年人才落地、融入提供支持,为到中山求职、创业的青年人提供专属服务。

比如,可以设立“求职驿站”,为符合要求的应届毕业生提供7天免费住宿,降低求职成本,同时提供青年人才实习、见习岗位及补助,举办系列青年人才活动。

“以中山青年人才中心为依托,进一步构建更良好的青年人才就业创业生态,吸引更多青年人才到西区就业创业、助力高质量发展,这是我们人才工作的重要任务。”该负责人表示。

翠亨新区管委会:提出建设西湾人才公园项目

“建设西湾人才公园,是促进珠江口东西两岸融合互动发展的举措。”翠亨新区管委会提出建设西湾人才公园项目。

目前,翠亨新区创新人才加速集聚,高端人才对人才交流、交往活动品质有较高需求,然而,目前中山市内具有户内外一体化人才活动空间的场景较少。项目负责人金哲介绍,“西湾人才公园的建设,拟选址于中山国际人才港总部的中心河公园,占地面积约5300平方米,可满足这方面需求,营造爱才重才浓厚社会氛围。”

“西湾人才公园,离深中通道中山登陆点仅2.5公里,将成为东西两岸融合互动发展‘第一站’,为迎接深中通道通车建设更好的城市配套、更优的人才生态。”金哲介绍。

此外,现场还展示了“打造板芙镇制造业人才之家”“将桂南旗溪村打造成为中山首个人才村”“战略人才中心——清华大学产学研合作”,以及做深做实人才知识产权服务20多个创新项目。


评审会现场。市委组织部供图

强化市级统筹
安排320万元资助10个项目

【各参加评审单位每个路演5分钟,由专家人才、市直各有关单位、市委组织部,以及各镇街的30多名评委,从项目必要性与创新性、项目措施可行性、人才参与度、人才或企业预期受益效果等四个方面分别打分,5个项目一组集中公布一次分数。】

据了解,为了抓好2023年竞争性人才项目工作,解决基层人才工作缺资金、缺抓手、缺思路、缺动力,人才项目集中攻坚多、常态化开展少,市里统筹多、镇街谋划少等问题,市委组织部将安排320万元,支持10个重点项目。其中示范项目1个,给予最高50万元的资金支持,同时支持优秀项目9个,每个30万元

据市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介绍,省委组织部要求各地市积极探索人才工作项目化,中山在总结过去人才节经验的基础上,通过竞争择优的方式推动抓好一批人才项目,是落实省委组织部部署的具体举措。这项工作从今年开始启动,由市委组织部择优支持、长期辅导,形成人才服务矩阵

该负责人还表示,通过开展该项工作,将充分调动基层用人单位主动性,进一步拓展人才服务覆盖面,促进“智慧要素”与“产业平台”有机融合,推动《中山市人才高质量发展二十三条》落实落细,彰显人才工作新担当、新作为。


编辑 蓝运良  二审 陈彦  三审 陈浩勤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为“中山日报”、“中山商报”、“中山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中山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山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来源”为“中山日报”、“中山商报”、“中山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中山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中山网联系。
联系人:陈小姐(电话:0760-88238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