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3月26日召开的中山市2022年度担当作为·最美建设者表彰表扬大会上,市治水办获评为担当作为先进集体,由市水务局局长黄宇健代表该先进集体发言。
市水务局局长黄宇健作为代表发言。记者 夏升权 摄
黄宇健表示,“笨办法”才能做出好工程,“不讲条件”才是真负责。水污染治理攻坚,就是对改革开放以来的历史水问题开战,就是对固有行政决策沉淀的问题开战。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治水工作,路坚且难,也必能踏破坎坷成大道。
据了解,水污染治理初期,干部群众对水污染治理热切期盼,却又信心不足、认识不够。资金筹措压力大、常规基建程序冗长、庞大地下隐蔽工程无法精准设计、工程领域不规范衍生一些社会问题等,牵绊着治水工程负重前行。
市委、市政府果断决策,明确科学治理、系统治理、源头治理、流域治理的思路,通过专家论证、审计前移,铁腕治水、匡正思路,分两批抽调164名治水干部奔赴基层一线,重整队伍再出发,把治水战场作为市委锻炼干部“转作风、再出发、开新局”的大舞台。
黄宇健表示,面对违规违法中标单位、班组阻工怠工,指挥部办公室顶住各种压力,铁腕整治、强力推进,大胆实施诚信惩戒,对违规央企单方强制解约、信用拉黑,全面约谈中标单位上级领导,对涉嫌违法犯罪的果断出手,初步匡正了治水政治生态。面对管理机制不顺,基层协调、现场管理举步维艰的难题,指挥部办公室及时破除基建管理条框的束缚、果断调整建管方案,“管帽子的管治水”。市主要领导亲任市总指挥,镇街主要领导担任流域长,行业与业务主管部门牵头实施。治水办编印技术指引近30份,开展百日业务大培训,形成中山治水新合力。
此外,断头管也是中山治水之痛。黄宇健说,大量建好的管网无法有效通水,新建在建管网设施标准各异,一些工程大家都正确地做事却始终做不成正确的事。指挥部重新梳理治水系统,打破机械验收的瓶瓶罐罐,统一全市治水项目的实施范围和安排时序,以保障水质达标作为全部治水工程核心目标,统一了“以污水厂定主管、以主管定支管”的工程标准,实施厂网一体化,推动六污同治,开展暗涵治理。治水工作初见成效,工程每日接近8000人施工,4000米埋管量,污水厂建设今年基本完成,完成了去年一号议案的任务。
编辑 王欣琳 二审 周振捷 三审 徐小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