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4日,市教育体育局、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和市科技局召开非学科类校外培训治理工作会议,并联合印发《关于开展非学科类校外培训治理工作的通知》。会议强调,不得再审批新的面向3-6岁儿童的非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各镇街教体文旅局建立“教育会同体育、科技、文化部门”审批,相关部门参与综合治理的工作机制,合力做好现有非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的整改及过渡。
国家校外培训监管平台的数据显示,我市现有持证校外培训机构762所,其中,学科类57所,非学科类705所。会议指出,非学科类校外培训底数不清、机构资质不全、培训行为不规范、培训质量良莠不齐和过度逐利等问题凸显,需要补齐短板。
截至2023年3月21日,已在市市场监管局登记、目前仍处于经营状态且经营范围包含“教育”的公司有8217个,经营范围包含“文化艺术培训”或“体育培训”的公司有662个,三类共计8879家。会议要求,各镇街对实际开展校外培训、有照无证的在办机构,要做到摸清底数、建立台账,引导举办者对标整改、转型或停止办学。继续办学的,6月底前须按照我省最新出台的设置标准完成整改,并在11月底前纳入国家监管平台管理。记者了解到,自通知发布之日起,我市停止执行2021年的过渡审批政策。今后,新取得办学许可证的均须达到省级部门印发的非学科类培训机构设置标准。
据介绍,预计2023年7月1日起,我市非学科类校外培训监管工作将结束动员部署、全面实施、巩固提升三个阶段,进入常态化监管阶段。此外,为了加强对校外培训机构的管理,我市正筹备成立全市校外培训协会,实行行业自律管理。
编辑 陈家浩 二审 魏静文 三审 程明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