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报道记录一段缘分!王大珩院士22年前便已关注“中山光电”
发布时间:2023-05-23 来源:中山+

5月20日-21日,首届大珩光电产业论坛暨2023首届光电产业创新创业大赛在中山举办。5月23日,中山知名摄影人士、中山日报读者曾旻雨向记者报料称,早在2001年,两院资深院士、“中国光学泰斗”王大珩便已关注中山火炬区光电产业发展。

在曾旻雨提供的一份2001年9月7日出版的《中炬高新》企业内刊上,刊登了一篇题为《院士关注“中山火炬”》的报道,记录了22年前,王老与中山光电的故事。该报道写道:2001年 9月1-4日,第三届中国国际光电博览会暨二十一世纪中国光电产业论坛在深圳高交会展览中心举行,来自海内外的400多家光电子企业参加了本次博览会。中炬高新公司组织园区内多家重点光电企业以中山火炬开发区名义参展,由于参展产品及项目都是自行研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深受客户欢迎。作为企业报刊的主要成员之一,曾旻雨当时正在展会现场参与报道。据他回忆,开幕式当日下午,两院资深院士、“中国光学泰斗”王大珩在深圳市委领导的陪同下,来到中山火炬展位,中山明佳公司的各式光学棱镜吸引了王大珩院士,当他了解明佳自行研发生产的长脊棱镜具有国际先进水平时,连连点头称赞,引得一旁的新闻记者不停地拍摄。曾旻雨回忆说:9月3日上午,八十多岁高龄的王大珩院士再次光临中山火炬展位,受到参展企业的热情欢迎。王大珩院士还一边看一边说:“中山火炬,我记得。”


2001年9月7日《中炬高新》内刊第一版相关报道。受访者供图

中山光电产业起步早,基础好,早在20世纪90年代,中山火炬高新区成立之初便引来了明佳光电等一批企业入驻。2000年以来,中山火炬光电产业便进入快速发展阶段。

2001年,曾旻雨在另一篇《中山火炬在光博会闪光》的报道中也提到了王大珩院士。该报道称,第二届中国国际光电子、激光器材、设备博览会于2001年1月9日-12日在深圳市高交会展览中心举行。中山火炬开发区展位有10多家光电企业参展,产品丰富,而且代表当时的先进性,参展企业以外资为主,这种以产业区参展的展位没有,被安排在醒目位置。王大珩院士、母国光院士等专程来到中山火炬展位,看得很细致,很认真,并对高精度平面光学冷加工棱镜、国内唯一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自动NV涂装固化系统以及OTMS—98光缆自动监测系统给予较高的评价。

展会之后,世界著名的光通讯企业——加拿大JDSN集团,凤凰光学股份有限公司等国内外知名光电企业负责人还决定组团到中山考察。之后,随着一批知名光电企业的到来,中山光电产业迎来了大发展。

经过30多年的发展,中山光电产业已形成了以光电子元器件为基础,以高端光通信、新一代光电显示、高端激光设备等共同发展的主导产业体系,产业链条建设完备,全链条已具规模,集聚了联合光电、博顿光电、舜宇光学、通宇通讯、欧普照明、洲明科技等一批龙头企业。

长春理工大学被誉为“中国光学英才的摇篮”。王大珩是长春理工大学第一任校长。为更好布局产业创新发展,2021年3月28日,长春理工大学中山研究院正式落户火炬开发区,将打造超千人规模的涵盖光、机、电、算、材等专业学科的硕、博人才培养基地,吸引更多的高端人才在中山“追光逐梦”,助力中山加快“湾区光谷”建设。


编辑  谭华健 二审 周振捷  三审 吴森林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为“中山日报”、“中山商报”、“中山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中山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山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来源”为“中山日报”、“中山商报”、“中山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中山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中山网联系。
联系人:陈小姐(电话:0760-88238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