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善万人行捐款如何管理?中山这场新闻发布会给出答案
发布时间:2023-05-24 来源:中山+

《中山市慈善万人行促进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将于2023年6月1日正式施行。5月24日下午,中山市人大常委会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条例》的主要制度设计、亮点以及宣传贯彻工作,并就相关问题答记者问。


发布会现场。记者 王云 摄

解读:厘清部门责任,建立有效监督机制

发布会上,市人大常委会法工委主任冯镜华介绍,中山市慈善万人行活动至今已经开展36年,在社会各界的广泛支持下,筹集了数十亿善款用于我市各项事业的发展,成为中山最具特色的慈善文化品牌。


市人大常委会法工委主任冯镜华。记者 王云 摄

《条例》共23条,将慈善万人行活动36年的经验和成效转化为稳定的法规制度,厘清了政府、统筹部门及其他相关组织在中山市慈善万人行活动中的责任,建立了有效的激励制度,健全保障和监督机制。

在部门责任方面↓

按照《条例》规定市红十字会依照法律、法规接受市人民政府委托,统筹推进慈善万人行的相关工作,市民政主管部门对活动期间的募捐活动实施监督,市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机构、其他主管部门以及群团组织则按照职权开展相关工作。

在监督措施方面↓

《条例》规定慈善财产使用规范,建立各镇街每年向市红十字会反馈通过慈善万人行募集财产使用情况的制度,同时规定募集取得的财产应当用于本市慈善公益项目;

规定慈善公益工程项目的保护措施,明确受万人行捐助的慈善公益工程项目应当标识中山市慈善万人行活动图形标志,并针对慈善公益工程项目被改建、拆除以及改变用途的不同情形设定相关的程序。

为了贯彻落实条例,冯镜华表示,中山将从三方面做好相关工作——

一是认真做好宣传动员。各级人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迅速掀起学习宣传热潮,通过多种渠道扩大条例的社会影响,营造浓厚的舆论氛围。

二是扎实开展学习培训。与《条例》规定相关的各单位要组织开展条例的专题学习培训,认真学懂弄清条例,切实掌握条例规定的各项促进工作和监督管理措施,更规范、高效地组织中山市慈善万人行活动。

三是动员全市人民参与。政府职能部门、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社会组织等有责任做好全民动员,相互配合、形成合力,使全社会积极参与到中山市慈善万人行活动中,形成文明向善的社会氛围。

焦点:事关募集财产使用和管理

发布会上,市红十字会党组书记、专职副会长缪美兰就慈善万人行募集取得的财产使用和管理方面的话题回答了记者相关提问。


市红十字会党组书记、专职副会长缪美兰。记者 王云 摄

问:《条例》施行后,万人行募集取得的财产如何使用?如何做好信息公开?

:《条例》施行后,中山市慈善万人行募集取得的财产应当用于募捐主题和子主题的本市慈善项目。市红十字会将对万人行募集取得的财产进行跟踪监督。

对于慈善项目终止后捐赠财产有剩余的,按照募捐方案或者捐赠协议处理;募捐方案未规定或者捐赠协议未约定的,市红十字会将剩余财产用于目的相同或者相近的其他本市慈善项目,并向社会公开。

市红十字会每年对募集的财产均邀请第三方进行审计,并将审计结果通过中山市红十字会官网、微信公众号进行公开。

近年来,市红十字会按照总会“全国红十字系统透明度指数评价工作”的要求,着力打造“数智红会”信息系统,实现信息公开化、透明化,对捐赠款物收支进行公开,对人道救助信息进行公示。

《条例》实施后,市红十字会将按照《条例》的规定,研究建立中山市慈善万人行信息记录系统,对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参与万人行及其相关促进工作的信息予以记录和公示。

问:《条例》施行后,爱心企业和热心群众捐款有什么变化?

:《条例》施行后,中山市慈善万人行募集取得的财产应当用于募捐主题和子主题的本市慈善项目,且在中山市慈善万人行活动结束后三个月内公开并备案已筹集财产情况、已使用财产情况、未使用财产的使用计划等信息。

市红十字会将积极与市财政局等相关部门沟通,研究开设慈善万人行专户,并按照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选定开户银行。专户开设后,可以实现慈善万人行捐赠款物和红十字日常捐赠款物分类管理,也便于有关部门和群众监督慈善万人行捐赠款物的收支情况。

对于红十字会日常捐赠,拟继续使用现有捐款账户进行管理。届时,请各位爱心企业和热心群众留意,正确填写账户信息。

问:《条例》施行后,对于受中山市慈善万人行捐助的慈善公益工程项目,如何管理?

:根据《条例》规定,受中山市慈善万人行捐助的慈善公益工程项目,都应当标识中山市慈善万人行活动图形标志。

对于确需改建、拆除受万人行捐助的慈善公益工程项目,募捐方案未规定或者捐赠协议未约定改建、拆除的处理方式的,项目的受益人、管理人、使用人或者建设单位应当征求市红十字会和市民的意见,有冠名人的慈善公益工程项目,应当同时征询捐赠冠名人或者其直系亲属的意见,处理结果要向社会进行公开。

改建、拆除涉及改变受慈善万人行捐助的慈善公益工程项目用途的,要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有关规定处理。

回应:慈善万人行募集捐款这样监管

《中山市慈善万人行促进条例》(下简称《条例》)将于2023年6月1日正式施行。该《条例》对慈善万人行活动所募集的捐赠款物如何监管有何规定?如果在活动中发现违法行为,监管方该怎么办?


市民政局社会救助和慈善事业科科长陈启枢。记者 王云 摄

5月24日下午,在市人大常委会召开的《条例》新闻发布会上,市民政局社会救助和慈善事业科科长陈启枢就相关问题作了回应。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有关规定,民政部门依法履行对慈善活动的监督检查责任。而《条例》第四条第二款也明确,市民政主管部门按照职责负责对中山市慈善万人行的募捐活动实施监督。

陈启枢介绍,市民政局将通过要求中山市慈善万人行活动的统筹部门,也就是市红十字会在活动开展前,向市民政局提交慈善万人行的募捐活动方案进行备案。

在活动结束后三个月内要求市红十字会提交募捐活动所募集取得的财产情况,包括捐赠时间、捐赠人名称、捐赠金额或物资数量和折款等;提交募集取得的财产用于慈善项目和其他用途的支出情况,包括支出用途或项目名称、支出金额、支出时间等,以及提交尚未使用的募集取得财产的使用计划等进行备案和跟踪。同时,监督市红十字会及时将有关情况向社会公示。

针对活动中出现的违法行为,陈启枢说,《条例》第二十一条明确了慈善万人行活动的组织者和参加者,不能有扰乱、破坏中山市慈善万人行活动、摊派或变相摊派捐赠任务、以中山市慈善万人行的名义进行营利性活动,以及私分、挪用、截留或者侵占中山市慈善万人行募集取得的财产等行为,当市民政局发现或收到举报有此类行为的,将会对相关组织或个人开展执法检查,经调查取证核实情况属实的,将会按照有关法律、法规规定进行处理。


编辑 蓝运良  二审 魏静文  三审 吴森林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为“中山日报”、“中山商报”、“中山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中山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山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来源”为“中山日报”、“中山商报”、“中山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中山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中山网联系。
联系人:陈小姐(电话:0760-88238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