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如何做到“真分类”?中山这个试点小区有“秘诀”
发布时间:2023-05-26 来源:中山日报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表示,我国将力争今年年底前使地级及以上城市居民小区垃圾分类覆盖率达到90%以上,2025年年底前基本实现垃圾分类全覆盖。为让垃圾分类分出“真成效”,中山今年起对居住小区进一步提高分类标准,在全市推行“真分类”试点小区。目前,全市有7个镇街共18个小区达到试点标准。近日,记者走访了试点小区之一的坦洲镇中环星座。

撤桶并点,配置督导员

“现在小区80%的居民都不需要我进行垃圾分拣了。”早上7点,中环星座小区生活垃圾分类督导员梁玉棠拿齐工具便上岗了。他回忆起刚到该小区时,每十袋垃圾里就有五六袋需要他进行分拣。从“不懂分”到“主动分”,这个小区发生了什么?

自中山推进垃圾分类工作起,坦洲镇抓宣传促落实,在深入开展垃圾分类宣传的同时,选取了6个配合度高的中小型住宅小区作为垃圾分类实操试点。“中环星座常住居民超过3000人,要推广垃圾分类不容易。”坦洲镇城管住建和农业农村局工作人员何伟棋说,一开始居民连垃圾分类是什么都不懂,更别说配合分类了。后来,通过联动物业开展入户宣传、召开推进会、社区活动等,居民的接受度、参与度逐步提高,小区垃圾分类初见起色,但离“真分类”的标准仍有差距。

为此,物业管理方将每个楼栋门前的垃圾桶撤走,并整合建起一个小区生活垃圾分类投放点。“原本扔垃圾的桶不见了,居民就会慢慢自觉扔去投放点。”物管环境部领班梅姐介绍,投放点实施定时投放,每天上午7点至9点、晚上7点至9点为集中投放时间,其余时间不接受垃圾投放。

小区生活垃圾分类投放点。 记者 黄靖怡 摄

投放问题解决了,但分类投放还有一段路要走。2022年10月,梁玉棠等15名环卫工人经过培训,正式到6个试点小区上岗,成为桶边督导员。“一开始居民不懂如何分类,混装情况还是很多。一旦发现混装垃圾,我就用分拣器进行干湿分离。”梁玉棠说,除了分拣,他还会向居民讲解“如何分”。“大家不是不想分,讲多了就懂了。现在我很少用到分拣器了,从督导员变成了讲解员,继续为大家普及垃圾分类知识。”

居民:家中垃圾桶由少变多

小区的垃圾桶由多变少,而居民李女士家里的垃圾桶却由少变多。

“厨房专门放了两个垃圾桶进行干湿分离,洗手间、客厅各有一个。我们都会先在家里分好,再拿下去扔掉。”李女士说,以前家里只有一两个垃圾桶,家里所有垃圾都混在一起,扔的时候就打包成一袋。“刚开始实行垃圾分类的时候确实感觉挺麻烦,但经过政府部门和物业的宣传,我们也慢慢理解了。小孩在学校学习了垃圾分类知识,也会回来跟我们讲。现在大家都养成习惯了。”

社区工作人员上门宣传垃圾分类知识。 记者 黄靖怡 摄

居民杨女士表示,小区自从实行垃圾分类后,环境和空气质量也变得更好了。“楼下垃圾桶撤走后,出门时一点异味都闻不到了。垃圾分类除了提升环境,也提升了每个人的素质。”

如今,该小区厨余垃圾收集量由零增至每日160多公斤。以小见大,积少成多。坦洲镇生活垃圾量由2020年至2021年的510至520吨/日,去年起下降到450至460吨/日。

“如果全市各小区都能实现‘真分类’,城市污染就会减少,我们的生活环境就会变好。此外,还能实现垃圾变废为宝、重新资源化利用,垃圾循环能够节能减污降碳,助力早日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市城管和执法局垃圾分类管理科科长李呈耀说。


编辑  陈彦 二审 王欣琳  三审 吴森林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为“中山日报”、“中山商报”、“中山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中山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山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来源”为“中山日报”、“中山商报”、“中山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中山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中山网联系。
联系人:陈小姐(电话:0760-88238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