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照相馆 | 阿方的小“院”望
发布时间:2023-07-28 来源:中山+

编者按:

“乡村照相馆”融媒工作室致力于用影像讲故事、用故事致乡村。我们每月会去往不同村落“营业”,为那些在时代变迁中留有印迹、在乡村发展中保持创新,抑或对乡村振兴有情怀有洞见的人留下影像。我们不过度煽情,不刻意文艺,“乡村照相馆”希望用一个个质朴无华的人物故事,摘除大众视域中的乡村滤镜,让乡村人讲乡村,让乡愁回归真实。

“乡村照相馆”开张之际,我们一起走进五桂山深处的“秘密花园”,探访园艺爱好者阿方,也呼应更多对花园、对乡野有着美好憧憬的人。

花园一直被隐喻为现实世界的“乌托邦”。人们热衷于建造花园,相信它是一个“能够提供美好东西的地方”。在五桂山南坑尾村,全职妈妈陈志方亲手建造了一座“秘密花园”。

花园占地1.3亩,依山而建,泉水叮咚。春有繁花似锦,夏有四野绿荫,摆上三两案台椅凳,便是亲朋聚餐或分享沙龙的天然场所。

阿方的“秘密花园”春有繁花似锦,夏有四野绿荫。

阿方来自重庆,幼时的山清水秀和花香,给她留下了美好的记忆,也埋下了对生活永葆热情的种子。从在案头点缀绿色,到在阳台侍弄花草,阿方始终都觉得“不够过瘾”。2021年,她辗转在南坑尾村找到一个空置的院子,果断租了下来。“因年久未用,院子很荒芜。我签完合同后,立刻来到院子开始打扫。”阿方兴奋地说。

正在打理花园的阿方。

大半年间,阿方除草铺路扎篱笆,种植掐芽听雨声。从河边捡回的不规则石头,正好围成植物分隔栏;刚做好的水泥路砖,印一片叶子轮廓上去,马上变得独一无二;湿气萦绕的时节,阿方担心绣球花们扛不住,便彻夜为它们吹风扇……“人在做热爱的事情时,不觉得苦,只觉得有趣。”阿方说。

在阿方的花园里,有一株看似平淡无奇的薄荷,却是她的心头最爱。“这是多年前在坦洲遇到的,初闻便让我想起小时候外婆做菜的味道,便向主人讨要了一株。”带回家后,阿方精心养在阳台,薄荷日渐繁盛。后来几次搬家,这株薄荷始终相随。“这次有了花园,第一件事就是给它找个最佳位置。”在阿方心里,链接记忆与美好始终是不变的动力源泉。

托马斯·莫尔所描绘的《乌托邦》里,人们轻现实重理想,轻物质重精神。他们衣着简朴实用,一年到头也只有一件干活穿的粗皮衣,和一件平日的毛外套。他们的生活节制有序,避免一切奢华无用的器物。不过鲜花除外,他们喜欢色彩艳丽的鲜花,将其视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在他们的花园里,既有对现实世界的修正,又有对美好未来的向往。

阿方说,自己在建造花园的同时,也被花园所“建造”。在与花草的相处中,她更加懂得尊重自然、敬畏生命,也渐渐治愈了自己这几年的心理焦虑。“我们一家人在这里躲过了汹涌的疫情,与朋友们共度了许多欢乐的时光,也有不少陌生人走进花园、成为我的新朋友。”阿方现在不再追求一年四季满园盛开的热闹景象,人有喜怒哀乐,植物也有时令规律,“今天盛放,他日休养,不必强求它们一直在巅峰。”


阿方的花园成为朋友们聚会分享的天然场所。

五桂山峰回路转,南坑尾村的阳光肆意铺陈。通过这座花园,阿方实现了自己的小“院”望。而从这座院子“望”出去,青山脚下还有很多被建造为花园、民宿、露营地的诗意空间,那是现代人刻入灵魂的乡愁,更是乡村对多元生活方式的支持与包容。

【出品】乡村照相馆工作室
【策划/编导】 谭桂华
【拍摄/后期】 刘万杰
【摄影】文智诚


编辑 陈家浩  二审 徐世球  三审  吴森林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为“中山日报”、“中山商报”、“中山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中山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山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来源”为“中山日报”、“中山商报”、“中山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中山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中山网联系。
联系人:陈小姐(电话:0760-88238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