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0日,中山市招商引资工作推进会暨“工改”产业园招商大会在三乡温泉宾馆开幕。

记者在会上了解到,截至2023年10月,全市已拆除整理低效工业用地超2.7万亩,全市“工改”项目已新招引企业166家、服务本土企业228家、预计推动新增投资近850亿元。
形成26块百亩以上
连片产业用地
通过“工改”,中山产业发展空间更加广阔。截至2023年10月,全市已拆除整理低效工业用地超2.7万亩,项目容积率从改造前的0.65提高到3.0以上,并计划通过“工改”带动全市整备工业用地并完善用地手续超8000亩,形成26块百亩以上可供出让连片产业用地。
目前,围绕新时代中山“十大舰队”现代产业集群,全市“工改”项目已新招引企业166家、服务本土企业228家、预计推动新增投资近850亿元。明阳、华帝等一批本土优质企业在“工改”中实现增资扩产;欧普照明、三花控股等一批知名企业也在“工改”的带动下纷纷落户中山、抢滩中山。
一批现代化产业园区
呼之欲出
通过“工改”,中山一大批现代化产业园区正呼之欲出。结合现有产业布局、产业用地及各镇街“工改”情况,中山跨镇街谋划新材料、新能源、健康医药等十大现代主题产业园,总规划面积超40万亩。
为加快推动园区连片产业用地整备和“九通一平”,不断提升园区的承载能力和综合服务能力,中山“工改”量身定制标准化厂房、专业配套园区,为制造业当家奠定坚实基础。中山电子基地科创园、联速·两岸科创园、小榄镇绿金湾高端环保产业园等一批现代产业园区在“工改”中拔地而起。
其中,黄圃大岑正计划通过“工改”腾出约3000亩用地,集中力量将中山市智能家电产业园(大岑片区)项目建设成为“北融”战略产业重要载体,打造万亩家电产业腹地。
火炬开发区中山留学人员创业园着力引进光电信息、新材料新能源、健康医药等产业项目和人才,打造中山市高端人才“落脚地”、产业发展“新高地”。该项目改造后容积率将达3.6,总建筑面积15.76万平方米,预计年产值达3亿元。
坦洲镇华算圣马丁智造园以精密制造、新能源等产业为主导,形成以圣马丁集团、伞亮科技为核心的产业集群。项目总投资10亿元,改造后总建筑面积约33万平方米,预计年产值9.89亿元,年税收4945.5万元。
出台“工改”新政80多项
审批效率提升7.5倍
通过“工改”,中山营商环境优势更加凸显。中山坚持从有利于高质量发展、有利于企业做强做大出发,大胆改、大胆闯、大胆干。坚决清理113项不合时宜的政策,出台涵盖全面的“工改”新政策80多项。按照全盘谋划、技术审查和集体决策“三个靠前”为指导,大力推动审批提速增质,“工改”项目审批步骤从12个压缩至6个,效率提升7.5倍。以信息化、数字化为抓手,创新搭建“中山看地云”平台,着力开展“云”招商,助力企业“云”选地,全力打造全产业、可视化、智慧化产业用地供需平台。
截至目前,全市已发布35个“工改”项目、81个腾挪园项目招商信息,助力企业“指尖选地”。
编辑 周振捷 二审 朱晖 三审 程明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