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制日报头版报道|铲除“市霸”滋生土壤!中山深入开展市场流通领域常态化扫黑除恶斗争
发布时间:2023-11-13 来源:法制日报

今年中秋国庆假期,广东省中山市农产品交易中心车水马龙,充满祥和的节日气氛。

“现在市场秩序好了,前些年做生意总是提心吊胆,越是节假日越害怕,因为要搬的货多,给那些人的钱就多,哪敢惹那些人啊!”从事水果批发的玲姨(化名)感慨道。

玲姨口中的“那些人”是指曾长期垄断交易中心停车管理、搬运等业务的郑某辉等人。2018年9月,以郑某辉为首的黑社会性质组织被打掉。随后,中山市成立专项联合工作组开展综合整治,使得交易中心运营秩序彻底改观。

交易中心由乱到治,是中山开展扫黑除恶斗争及行业整治成效的一个缩影。中山市委政法委相关负责人介绍说,2022年9月以来,该市在扫黑除恶斗争基础上,进一步深入开展市场流通领域整治,法治化营商环境持续巩固提升。

专项整治

欺行霸市现象绝迹

”被告人郑某辉犯组织、领导黑社会性质组织罪、强迫交易罪、敲诈勒索罪等,决定执行有期徒刑二十年,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2020年6月,中山市第一人民法院依法对以郑某辉等11人涉黑案作出判决,11名被告人分别被判处两年两个月至二十年不等有期徒刑,并处罚金。中山市民无不拍手称快。

据了解,中山市农产品交易中心一直是该市最大的农产品聚散地,承担着市民“菜篮子”“米袋子”重任。郑某辉等人从中看到“商机”,通过成立搬运站、管理公司等方式,长期垄断交易中心的停车、搬运、三轮车管理等业务,以暴力、威胁等手段实施强迫交易、敲诈勒索等违法犯罪活动。

在成功打掉该涉黑组织后,为尽快改善交易中心经营秩序与环境,落实以案促治、以案促建,2019年4月,中山成立专项整治联合工作组,压实监管部门、属地党委政府责任,在交易中心开展综合整治。其间,各级各相关部门协调联动,深入排查涉黑涉恶涉乱问题线索,打掉涉恶团伙3个,破获涉恶案件6起。

经过一年多专项整治,欺行霸市、强买强卖、收保护费、强行占道等违法违规行为在交易中心基本绝迹,商户和消费者对交易中心经营秩序和治安环境满意度均达到94%以上。

综合施策

标本兼治巩固成效

“常态化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开展以来,我们认识到扫黑除恶的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坚持在系统治理、依法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上狠下功夫,有效巩固交易中心专项整治成果。”中山市委政法委有关负责人表示。

据介绍,在管理服务方面,由市场监管部门发挥驻点工作站作用,强化日常巡查;综合执法部门加大对无照经营、占道经营、违法建设、违法广告等行为的查处;司法部门设立人民调解室,成立人民调解委员会,重点解决交易中心在经营、管理中发生的投诉及民事矛盾纠纷。

在线索排查方面,针对成行成市的领域易滋生垄断的情况,通过在交易中心设置投诉信箱、公布举报电话、建立市场行业代表微信群等方式,拓宽投诉举报渠道,深挖涉黑涉恶涉乱问题线索。2022年,先后对交易中心内涉嫌冰块垄断、欺行霸市的两条线索进行核处,有效解决了冰块经营中存在的问题。

在治安管控方面,2022年投入30万元完善交易中心警务室建设,更新视频监控设备,升级改造物防、技防设施。今年3月,中山市公安局西区分局与交易中心联合组建治安联防队,建立新常态联勤联防工作模式。

据介绍,2021年以来,涉交易中心刑事案件数及各类投诉举报逐年锐减。2021年、2022年中山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群众满意度分别为94.43%、98.23%,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长效常治

铲除黑恶滋生土壤

2022年9月,中山市按照中央与广东省的有关部署,在全市开展市场流通领域整治,聚焦强迫交易、欺行霸市等重点问题和农贸市场等重点地区,坚持系统思维、协同推进、源头治理,坚决铲除由乱生恶、由恶生黑的滋生土壤。

“纪检监察机关、政法机关与行业主管部门持续加强信息共享和工作联动,推动行业治理和刑事司法、行政执法的有机结合,有效形成工作合力。”中山市委政法委相关负责人对记者表示,这次整治期间,全市市场监管部门积极收处投诉举报,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2762.32万元、查办市场流通领域案件2361宗,向公安机关移送追究刑事责任案件线索88宗。

“树牢长效常治理念,在这次整治中,我市在市场流通领域建立健全打击惩治、联动协作、行业监管等制度机制8项,印发执法工作制度、案件指导意见等文件10余份,不断提升行业整治法治化规范化水平。”该负责人说。

农贸市场是中山整治的重点部位,该市将交易中心整治经验融入农贸市场治理,依托本土特色,通过市镇合力、创新举措、加大财政投入等方式,对全市63家农贸市场开展改造提升行动,全面打造具有“香山文化”特色、美观整洁、智慧便民的新型标杆市场。

据介绍,经过一年的行业整治,中山市的营商环境持续优化。2022年,全市的市场主体总量超过62.9万户,位居广东省第7,保持较快增长态势。


编辑  黄启艳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为“中山日报”、“中山商报”、“中山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中山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山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来源”为“中山日报”、“中山商报”、“中山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中山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中山网联系。
联系人:陈小姐(电话:0760-88238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