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改”中山模式探秘丨“村企合作+绿色共建”打造低碳环保智慧园区
发布时间:2024-01-10 来源:中山+

小榄镇泰业路南侧,一栋栋现代化高标准厂房林立,楼顶上“绿金湾高端环保共性产业园” 几个大字老远就清晰可见;北侧是大片锌铁棚,保留园区旧时模样。一路之隔,对比鲜明,中山“工改”带来的变化,一目了然。

去年12月28日,绿金湾高端环保共性产业园一期投产暨二期动工仪式举行。一期项目已有40余家企业进驻。大屏幕上,二期项目打桩机重重敲响的画面实时投映。小榄镇北区社区党委书记吴英棠致辞后,很快有入驻企业找到他,提出要增加租赁面积,实施增资扩产。

一个面积约11万平方米的残旧锌铁棚园区,如何在企业清洁生产水平、废气废水处理标准无法满足绿色发展要求的背景下,实现凤凰涅槃?小榄镇给出了一个答案。

通过“村企合作”“绿色共建”模式,小榄镇绿金湾高端环保共性产业园“工改”项目顺利实施,从源头上破解传统散乱污企业“生产低效率、治理高成本、环境高污染”的困局,让处理废气废水的低端园区,朝着低碳环保智慧园区加快迈进。

村企合作闯出新路

绿金湾高端环保共性产业园所在地,曾是小榄镇五金表面处理聚集区。如同未拆除区域一样,原来整个片区约有11万平方米的残旧锌铁棚。传统锌铁棚厂房跟不上新时代发展步伐,产业附加值低、废气废水处理水平低,企业生产设备落后,园区发展亟待提升。早在几年前,甚至有人提出将整块地卖掉。对此,吴英棠并不赞同,认为这样对社区未来发展毫无益处,他和同事们积极推动整个片区改造。可是,面对这么一大片区,社区没有资金,招商运营没有能力,如何改?尝试整体出租改造未果,北区社区又开始新的尝试。

“就好比,你帮我建‘新房’,你住大的,我住小的。”吴英棠打了个比方介绍村企合作的模式,并介绍,11万平方米的残旧锌铁棚,容积率仅0.54,按照“三旧改造”政策,容积率上限调至3.5。按照村企合作模式,社区持有30%的物业,企业持有70%,不仅能确保物业收益不亏损,还换来了高标准厂房。吴英棠说,这笔账很清晰,他们带着计算器入户走访,赢得村民的支持,通过“四议两公开”民主议事程序,社区最终采用“村企合作”模式引入社会资金共同开发。

绿金湾环保共性产业园于2021年年底动工,2022年9月1日正式启动招商,2023年2月13日首家企业签约进驻。小榄镇党委书记赵锡雄说,项目跑出“工改”加速度,低效工业用地改造方案顺利批复,成为目前中山市单宗用地面积最大的低效工业用地升级改造项目。在亩均效益大幅提升的同时,改造主体还可以享受分割销售、税收奖补等“工改”红利,集体经济得到壮大。改造后集体物业面积是改造前的7.6倍,物业价值是改造前的8.4倍,预计达产后产值是改造前的19.4倍。

已有40多家企业进驻

在绿金湾高端环保共性产业园一期项目C栋楼顶,直径超过1.7米的巨大管道遍布楼顶,与各楼层的“毛细血管”相连通。这是废气处理示范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在线监测系统,将园区各楼层收集的废气集中处理。除此之外,园区建设了污水处理厂,为园区企业污水处理提供便利服务。

入驻C栋的中山市镁光金属表面有限公司里,自动喷粉生产线上,一批悬挂在轨道上的五金挂件沿着各生产流程有序向前移动。相比一般五金喷粉车间,这个自动生产线并没有刺鼻的味道。工作人员介绍,喷涂工艺产生的废气,要经过几道收集工艺,收集的废气最终汇聚到楼顶进行集中处理。得益于完善的处理流程,这家企业2023年6月搬入绿金湾“工改”项目后,厂房扩大了2倍,添置了价值1000万元的设备,产品种类更加丰富,目前客户的数量及订单已明显增加。企业总经理吴忠春认为,园区为企业提供了一个稳定、高标准的厂房及系列环保配套设施,让企业更有底气进行增资扩产和技术升级改造。

同样位于C栋的中山市傲彩科技有限公司,引进了高度自动化的生产线,被外界称之为业内“灯塔工厂”。中山市傲彩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郭志遥说,在这里,企业可以更加专注完成着色工艺,为集团发展壮大提供有力支撑。

“废水、废气以及危固废,都是集中处理的,我们的园区基本上是一个环境封闭系统。”绿金湾高端环保共性产业园董事、总经理廖瑞斌表示,园区还做到了运维线、应急线、参观线和设备标识标牌、操作规程牌、应急规程牌统一在一起。目前园区已经有40多家表面处理企业进驻,有意向的还有20多家。

“推动绿金湾项目落地,助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这是我人生中最骄傲的事。”C栋作为北区社区的持有物业,已吸引了多家优质企业进驻。眼看着低矮废旧的锌铁棚变为高标准现代化园区,吴英棠不禁感慨。


编辑  陈彦  二审 魏静文  三审 陈浩勤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为“中山日报”、“中山商报”、“中山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中山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山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来源”为“中山日报”、“中山商报”、“中山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中山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中山网联系。
联系人:陈小姐(电话:0760-88238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