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是中山抢抓机遇的一年,奋力拼搏的一年。为助推中山制造业和经济高质量发展,履职期间,市政协委员、政慧(中山)咨询管理顾问有限公司总经理陈恒才提出或主笔了《汇聚金融活水,促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转变理念思维,以高质量招商引资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等建议,并通过调研形成书面报告、提出针对性建议,参与各类会议、民主监督活动并进行相关发言。

用好财政金融工具
支持中山经济发展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血液。当前地方金融发展的两个重要目标是:如何将更便宜的资金引进来,如何疏通资金进入到实体经济渠道。“我市无论是汇聚金融资源的渠道,还是资金进入到实体经济的渠道(融资结构)方面,都存在着短板或问题。”为此,陈恒才从两个角度提出了建议。
怎么利用金融工具支持中山经济发展?陈恒才作了大量调研工作。“当前仍处于宽松货币政策窗口期,要用足用好政策性金融工具,充分利用好专项债等工具,支持我们的城市园区建设、新型基础设施建设。”陈恒才介绍,支持内容包括大力推进我市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以及城市轨道交通、园区建设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尤其是我市国有企业,要在当前国资整合的背景下,腾挪出“池子”或者挖一些“池子”,笼络一部分大资金用于我市基础设施建设。
如何让资金更好地进入实体经济?陈恒才建议,要结合中山产业集群优势,大力发展供应链金融。他还建议,可在适当契机,发起设立或控股金融机构。“在全国百强市中,存贷款余额同体量的地市,几乎都有两个以上的金融大牌照机构,中山也完全有这个体量,这对于做强地方金融业,创新切合地方产业发展的金融产品,汇聚我市长远发展的大资金,增强城市竞争力都有好处。”陈恒才说。
此外,他还针对降低企业融资成本、用资本市场培育或做强做大“三新”产业等方面提出了相关建议。
过去一年
中山招商引资成效显著
陈恒才主笔的《转变理念思维,以高质量招商引资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建议》是中山市政协2023年的年度重点提案。
针对我市在招商理念和思维、规划引领、招商模式、招商队伍、招商服务和招引项目落地等方面的问题,陈恒才汇总多方意见后,在提案中围绕项目与土地之间的矛盾、顶层规划与精准招商、整合招商队伍、招商全流程服务体系、签约项目的跟踪问效、构建“政府+国企+招商队伍”的合作模式等方面提出了针对性建议。
其中,围绕健全招商全流程服务体系,陈恒才建议,要规范招商引资政策,避免存在政策频繁变动的现象,提高企业对中山的投资信心。要通过“重审批”到“重服务”的改革,让更多项目实现“签约即拿地、拿地即开工”,以改革增活力、提效率、优服务。同时,强化对招商引资项目落地服务保障,针对已签约、已开工在建项目,建立全程跟踪服务机制,协助企业解决项目在审批、筹备、开工、生产等环节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2023年,中山多个镇街项目实现“拿地即动工”。比如,黄圃镇博尔家智能制造生产基地项目等四个项目实现同一天“拿地即动工”;港口镇嘉晖项目从摘牌拿地到取得施工许可证仅用5分钟;三角镇新迈奇大湾区生产总部基地项目从签约之日算起,5个半月内,地块完成土规调整、控规调整、成片开发方案编制、用地报批工作等56项审批,这些审批流程此前需要约1年才能完成。
“从2023年的数据来看,中山招商引资的合同金额超过了1000多个亿。”陈恒才表示,关键的是,不能光看招商引资合同金额,更要重视项目落地金额。“2023年的落地金额超过了300多个亿,成效相当明显。”
今年,陈恒才把目光放在了用好财政专项扶持资金,助推中山实体经济发展上。同时,他计划从珠江西岸科技科创的角度,围绕促进中山科创平台融资以及高质量发展方面提出相关建议。
编辑 曾淑花 二审 王欣琳 三审 岳才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