委员声音 | 唐国雄:设立法治领域特聘人才,建立全面科学的人才体系
发布时间:2024-02-02 来源:中山+

“中山要打造大湾区高水平人才高地,人才体系建设就必须全面且科学。法治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推动法治人才体系建设不可或缺。”市政协委员唐国雄表示,法治之重要、人才之激励,迫切需要中山将法治领域作为特聘人才评定的单独领域,更好发挥法治赋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突出优势。基于此,今年中山两会他带来了《关于进一步完善我市特聘人才评定设置,设立法治领域特聘人才的建议》。

市政协委员唐国雄。记者 易承乐 摄

当前,中山正深入推进深中一体化,“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是营商环境一体化,营商环境一体化主要是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打造法治化营商环境的主力军就是法治人才。”唐国雄说,法治化是和国际接轨的工具,也是城市发展的法宝。无论是市委、市政府中心决策落实,还是社会大局的平安稳定,都离不开法治。

他建议,市有关部门应进一步完善特聘人才评定设置,设立侧重培养实务型法治人才的法治领域特聘人才专项,或至少在综合领域中设置针对法治人才的子项目,进一步丰富特聘人才来源,让特聘人才评定更科学,更符合我市法治人才实际和发展需求。同时,市委组织部、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应联合市委依法治市办,广泛征求法治领域各部门、各行业及代表性机构意见建议,以现实、需求和目标为导向,科学制定符合我市实际的法治领域特聘人才指标体系评定标准,并大力鼓励全市法治人才参评,形成法治人才矩阵和人才梯队,把法治人才引进来、留得住、用得好。

目前中山共有超5000名法治人才,广泛分布于公安、检察院、法院、律所、公证处和各级党政部门法规科室、高校等地。“设立法治领域特聘人才能够让我市特聘人才评定设置更具科学性、全面性、公平性、合理性,推动法治人才队伍建设更加完善,并对法治人才起到示范引领的作用,更能激发他们投身中山现代化建设的热情。”唐国雄表示。


编辑 汪佳  二审 周振捷  三审 陈浩勤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为“中山日报”、“中山商报”、“中山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中山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山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来源”为“中山日报”、“中山商报”、“中山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中山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中山网联系。
联系人:陈小姐(电话:0760-88238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