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善坊更新如何“更新”?“岐邻议事厅”里大家齐商量
发布时间:2024-04-10 来源:中山+

4月10日上午9点半,从善坊历史文化街区(以下简称“从善坊”)内一处露天小广场热闹起来。几张桌子、几把椅子呈弧形摆放着,流动的“岐邻议事厅”就开进了从善坊。期间逐渐艳阳高照,大家的议事热情丝毫不减,于是转到从善坊6号室内继续畅聊。

在石岐街道香山古城综合党群服务中心总召集人、市大代表、本次活动主持人刘晓霞的引导下,石岐街道工作人员、市政协委员、专家学者、居民代表就从善坊目前改造成效和不足、业态调整、周边配套等内容畅所欲言,集思广益,以推动老街区实现“华丽转身”。

流动的“岐邻议事厅”开进了从善坊。 记者 黄艺杰 摄

用好“岐邻议事厅”
改造出令人满意的从善坊

“大家记忆里的从善坊是什么样的?”当刘晓霞抛出问题时,“老石岐”缪锦生显得格外兴奋。他记忆中的从善坊有很多精致秀美的侨房,这里集中展示了石岐乃至中山的华侨文化和香山文化。

缪锦生表示,随着时间更迭,再美的建筑也会凋敝。近两年,市委、市政府在从善坊投入了大量资源,令从善坊的面貌发生了蝶变。“加拿大、美国、英国的好多朋友亲戚都跟我说,看了田主任的视频,没想到从善坊现在搞得这么好。作为本地人,看到老城区焕发新青春、新活力,我真是从心底里感到高兴。”

缪锦生口中的田主任,是石岐街道城市更新和建设服务中心主任田湘攸。“这样议事非常好,能够广泛听取大家的真知灼见。”田湘攸说,他会把大家的意见建议都带回去,同工作组再商量、再谋划。他透露,目前从善坊共有35栋房屋可活化,一期改造工程进度达95%,正在进行最后的加固工作。同时,二期改造工程也同步在做可研方案,计划再打造一个文创街区,预计今年下半年动工。

从善坊侨房修整现场。  记者 黄艺杰 摄

刘晓霞介绍,“岐邻议事厅”坚持党建引领,搭建了由“社区党委+小区党支部+居民代表+N”组成的“3+N”议事平台,共同解决社区公共事务、居民群众关心的大情小事。如今,“岐邻议事厅”不仅开展形式更加多元,还实现了从“有事要商量”到“有事会商量”的转变。

你一言我一语
话出从善坊发展新气象

听田湘攸介绍从善坊的前世今生,以及为什么选择从善坊进行改造、整体改造思路、计划引进哪些业态后,大家纷纷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将议事活动推向高潮。

“画《Hello,石岐》时,我花了一两个月时间泡在老城区,我对从善坊印象特别深刻。”市政协委员陈越安说,那时的从善坊就非常具有韵味。逐渐改造好后,这几天他也有来附近转过。他发现,当晚上所有灯光点亮时,从善坊所散发出的魅力愈加诱人。“文化街区旺起来,不仅需要有历史文化可感知、名人故事可聆听,还需要能够聚集一些人能吃的美食。”作为一位文化从业者,陈越安认为从善坊要活起来,首先是要具备烟火气,这就需要将从善坊与白水井大街充分贯连起来。同时,从善坊本身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应有与之场景适配的文创产品,让这种产品只能在从善坊买到,并要引进一些年轻人喜欢的活动,让年轻人的传播力掀起一股打卡潮流。

目前从善坊共有35栋房屋可活化,一期改造工程进度达95%,正在进行最后的加固工作。 记者 黄艺杰 摄

当天,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艺术设计学院教师黄丽雯早早就来到了附近,但因为找不到停车位,在附近兜了近20分钟。“停车的问题,我觉得要重点解决。”黄丽雯说,她知道老城区空间有限,但建议应该在适当的位置做一些停车指引,不然无处停车就会直接把市民游客“轰”走。

“刚刚我看到白水井那边正在改造提升,从善坊这边也在紧锣密鼓赶工期,这一片未来可期呀。”黄丽雯建议,从善坊形象打造必须从整体着手。她认为,建筑和街区都是有性格的,留住性格的关键在于最大限度保留本土文化,“要接地气、要留住大家共同的记忆。从善坊的改造提升千万不要搞成太统一的样式,一定要让民俗民风从下生长起来,那样才有生活气、才有看头。”

关于业态引什么的问题,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艺术设计学院环境设计系主任阿丽莎建议,在美食业态引进中,中山应多多考虑本土美食名店名点,这些不少都深受年轻人喜爱,是很有市场的。同时,中山拥有众多国家、省、市级非遗,应在文化类业态引进中尝试做一些集中呈现,既能让大家感受,又能让大家体验,塑造出亮眼的文化名片。


编辑 曾淑花   二审 魏静文   三审 陈浩勤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为“中山日报”、“中山商报”、“中山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中山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山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来源”为“中山日报”、“中山商报”、“中山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中山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中山网联系。
联系人:陈小姐(电话:0760-88238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