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镇街生态环境局领导担任!中山市迪茵公学全市首设“环保副校长”
发布时间:2024-04-16 来源:中山+

引导学校聘任镇街生态环境保护局领导担任“环保副校长”,借助专业力量指导生态文明教育融入学校教育教学……今年以来,中山以《广东省生态环境教育条例》正式实施为契机,积极探索生态文明教育新路径,创新构建“政校联动”模式,推动学校生态文明教育全面发展。

4月16日,记者来到全市首个设立“环保副校长”的校园——中山市迪茵公学,实地感受 “政校联动”模式在推进学校生态文明教育发展中的生动实践。

生态进校园 课堂有生态

走进中山市迪茵公学教学楼,每个班级门口设置的植物角都各具特色。风车造型的花架摆放了美丽的鲜花,毛线编织的玫瑰、向日葵、郁金香点缀着纯绿叶盆栽,绿植旁设置的“植物科普小课堂”让学生们能够在课余时间学习绿化知识。

每个班级门口设置的植物角都各具特色。 记者 文波 摄

迪茵公学团委副书记兼少先队辅导员漆亚婷介绍,在老师的带领下,学生们踊跃参与植物角建设,自发带来了花草装点教室,并利用课余时间进行力所能及的养护活动。“小小植物角,不仅美化了校园环境,更培养了学生良好的生态文明自觉,提高了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和责任担当意识。”漆亚婷说。

迪茵公学各处都可见绿植。  记者 文波 摄

生态文明建设和环保教育元素装点着校园,生态文明理念也灵活贯穿于课堂实践。“我们整合课程资源,将生态环境教育渗透到课堂教学中,如在写作课上布置生态话题的作文训练,开展环保主题演讲比赛、征文比赛等。同时,我们积极组织各种环保实践活动,让生态文明思想在实践教学中‘润物细无声’。” 漆亚婷介绍。如在学校组织的春耕节活动中,学生可学习到节约土地和水资源的重要性,理解农耕与生态保护的关系,认识到绿色生活和节约粮食的必要性,在实践中体验和感知环保的重要性。

“参与了学校开展的生态教育活动和课程后,我在日常生活中形成了良好的绿色环保习惯,比如主动捡起地上的垃圾、减少使用一次性用品等。这些良好的习惯也影响了身边的家人和朋友,让他们也开始关注环保问题。” 迪茵公学学生谭竣铭说。

学校的垃圾分类箱。 记者 文波 摄

创新“政校联动”模式
设立“环保副校长”

3月7日,中山市生态环境局总工程师邓耀杰带队到迪茵湖、迪茵公学开展生态环境教育调研,深入了解学校在建设环境教育基地和创建国际生态学校方面的具体情况,并提供了针对性的指导意见。

“生态文明教育的重点对象是青少年,而生态文明教育的重要载体便是学校。”邓耀杰表示,市生态环境局积极联合市教育体育局,创新探索“政校联动”模式,在全市启动国际生态学校创建工作,引进先进生态文明教育理念,引导学校设立 “环保副校长”,由镇街生态环境保护局领导担任该职务,指导学校生态文明教育工作。3月11日,迪茵公学生态委员会正式成立,并于当日召开第一次全体会议,聘任三角镇生态环境保护局副局长钟岸良担任“环保副校长”。“环保副校长”的诞生,意味着“政校联动”模式得到进一步的深化及落地实践。

三角镇生态环境保护局副局长钟岸良担任迪茵公学“环保副校长”。 记者 文波 摄

据介绍,“环保副校长”负责协助学校制定环保制度,确保学校在环境保护方面的工作有序进行,并通过建立评估体系定期检查成效;通过组织讲座、展览和主题活动,提升师生的环保意识和实践能力,并鼓励学校参与环保竞赛和项目;搭建交流合作平台,推动学校与生态环境保护部门紧密合作,共同促进学校将环保理念融入教育的进程。“设立环保副校长,也有助于架起学校和政府沟通的桥梁,让更多的专业力量参与到学校的生态文明教育中。”钟岸良表示。

邓耀杰表示,接下来市生态环境局还将联合教育部门,结合六五环境日、低碳日、生物多样性保护日等环保主题公益日,推进生态文明宣传教育进校园;策划生态文明教育读本,为生态环境教育工作提供教材支撑;探索建立课程资源库及专家库,发挥社会组织及教师专家等力量,为中山生态环境教育发展提供源源不断地新鲜血液。


编辑 曾淑花   二审 朱晖   三审 苏小红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为“中山日报”、“中山商报”、“中山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中山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山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来源”为“中山日报”、“中山商报”、“中山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中山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中山网联系。
联系人:陈小姐(电话:0760-88238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