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坦洲镇:咸水歌声传党音,全会精神入人心
发布时间:2024-08-28 来源:中山+

下午时分,坦洲镇新合村东厂渡口大榕树旁,男女老少围坐在一起,目光聚焦在75岁老人罗北成的身上,他身着红白相间的志愿马甲,正用自己擅长的咸水歌,给村民宣讲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8月28日下午,坦洲镇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百姓宣讲活动在这里举行。不同于以往严肃的会议,这次宣讲以当地特色民歌咸水歌的形式开展,让党的方针政策在悠扬的旋律中“唱响”。

8月28日下午,坦洲镇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百姓宣讲活动在新合村东厂渡口大榕树旁举行。 记者  余兆宇 摄

用乡音传唱全会精神

下午3时30分,伴随着村民们热烈的欢呼,宣讲活动正式开启。坦洲镇百姓宣讲团“乡音传党情”文艺宣讲轻骑兵志愿服务队队员方向东率先上台,紧扣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以方言的形式,生动地向村民们解读了党的创新理论。

而后,罗北成接麦“开唱”,以咸水歌的形式继续宣讲。“7月15日这一天,首都北京喜讯传,二十届三中全会开,全会《决定》谱新篇……”简洁明了的歌词,配上他婉转动听的歌声,深深打动了在场的每一位听众。一曲唱罢,现场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

这次宣讲以咸水歌的形式开展。 记者 余兆宇 摄

据悉,为了这次宣讲,罗北成耗时一个星期,精心创作了咸水歌曲《歌唱二十届三中全会》。他手里紧握的歌词纸上,布满了各种标注,蓝色的、黑色的,线条、方框,各种笔记交织,却清秀整齐。“我不仅希望教会大家唱这首歌曲,更希望通过歌声传递出歌词背后的深远意义。”罗北成说。

在创作这首咸水歌的过程中,罗北成特意选择了当地村民耳熟能详的曲调,以确保宣讲内容能够深入人心。同时,精练浓缩了一百多字的歌词,让村民们能够更轻松地学习和传唱。

“用乡音来传唱全会精神,大家不仅听得懂,更感到亲切和熟悉。”罗北成说,作为一位土生土长的坦洲人,他对咸水歌有着深厚的感情。在他看来,这种乡土气息浓厚的艺术形式,是传递党的方针政策有效方式之一。

“这次宣讲活动,来对了”

活动现场,7岁的卢梓莹和6岁的妹妹卢敏霞并排坐着,手里握着刚发的歌词纸,目光专注地跟随着正在歌唱的罗北成。她们身后,罗奶奶用手扑扇着大纸板,为两个孙女扇风送凉。罗奶奶告诉记者,她虽然不会唱咸水歌,但她特别希望孙女们能学习并传承这一地方文化。“看到她们两个学得这么认真,我就知道,这次宣讲活动,来对了。”罗奶奶笑着说。

村民踊跃参与问答互动。 记者 余兆宇 摄

嘹亮的咸水歌声在大榕树下回荡,把附近的村民都吸引了过来。70岁的村民林玉基就是听见歌声,带着孙女罗梓琳过来“凑热闹”。由于没有椅子,爷孙俩便站在树旁,聚精会神地听着。工作人员见状,热情地为他们送上了歌词纸和学习知识手册。

从最初的好奇打量,到后来的驻足围观,再到最后的积极参与……随着活动的深入,越来越多的村民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对这次宣讲活动的支持与喜爱。

其间,25岁的新合村村民黄文轩主动加入了志愿者的行列,协助现场工作人员,为新来的村民派发学习资料。“好久没参与过这么接地气的宣讲活动了。和小时候的感觉一样,大家一起在榕树下,话着家长里短,真的好温馨。”黄文轩表示,这次活动不仅让他更加深入地了解了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更在互动中增进了与村民们的感情,让他感受到了家乡的温暖和凝聚力。

宣讲会结束后,几位热爱歌唱的老人自发地聚在一起,向罗北成请教歌唱技巧,而散去的居民们则哼着轻快的旋律,朝着家的方向走去。


编辑 曾淑花  二审 魏静文  三审 查九星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为“中山日报”、“中山商报”、“中山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中山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山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来源”为“中山日报”、“中山商报”、“中山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中山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中山网联系。
联系人:陈小姐(电话:0760-88238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