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市第20期“干部学堂”开课,讲授“创新中国湿地科学”
发布时间:2025-03-18 来源:中山+

3月18日下午,中山市第20期“干部学堂”在市委党校开课。主办方邀请水利部水资源司原司长、湿地生态修复全国重点实验室筹委会主任、瑞典皇家工程科学院外籍院士吴季松作“创新中国湿地科学——湿地生态修复与碳达峰碳中和”现场专题授课,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主讲中国湿地科学理论创新、实践成就和双碳研究,帮助党员干部深入了解生态文明创新理论和实践,以及其在推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市直单位及各镇街分管水利水务相关工作的142名干部参加培训。

3月18日下午,中山市第20期“干部学堂”在市委党校开课。记者 余兆宇 摄

“加强湿地生态系统的整体性保护和系统性修复,促进生态保护同生产生活相互融合,努力建设环境优美、绿色低碳、宜居宜游的生态城市。”授课现场,吴季松深入阐述了湿地的科学定义、生态功能和修复保护的重要意义,系统分享了“中国湿地科学”的创立过程和在《国际湿地公约》上争取中国话语权的生动经历,解析了湿地修复治理和湿地甲烷等湿地资源转化利用的探索和研究,为遏制全球气候变化和人类与自然和谐发展提出相关建议。

吴季松作“创新中国湿地科学——湿地生态修复与碳达峰碳中和”现场专题授课。记者 余兆宇 摄

课后学员纷纷表示,对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内涵本质和中国湿地科学的系统发展有了更加深入的理性认识。接下来,将结合本职工作做好落实,更高质量推进水环境巩固提升、湿地生态修复治理探索以及碳达峰碳中和的工作,共同参与美丽河湖保护和美丽中山的建设。

目前,中山拥有翠亨国家湿地公园、金钟湖湿地公园、五桂山逍遥谷湿地公园、南朗红树林湿地公园、灯都生态湿地公园等多个湿地公园。这些湿地公园生态资源丰富、各具特色,共同构成了中山珍贵的自然遗产和生态屏障。得益于中山近年来积极实施红树林生态修复工作,翠亨国家湿地公园所在片区红树林面积已达3000多亩,成为中山的“小鸟天堂”,上百种鸟类都在此觅食栖息,成为国际候鸟的迁徙通道。


编辑 周振捷  二审 朱晖  三审 林志强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为“中山日报”、“中山商报”、“中山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中山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山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来源”为“中山日报”、“中山商报”、“中山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中山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中山网联系。
联系人:陈小姐(电话:0760-88238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