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一个愿望就是像博物馆讲解员一样,用生动的语言和广博的历史知识,让更多人了解众多先贤的光辉事迹,了解中山的历史文化。”在中山市博物馆“其志惟新——香山文化名家”展览场馆内,石岐中心小学三年级学生王悦潼与小伙伴相约观展。
如今,越来越多像王悦潼这样的学生,正踊跃投身于“博物馆热”的学习浪潮之中。5月17日下午,中山市博物馆举办“携手筑梦 共‘向’未来”馆校共建活动,与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中山火炬职业技术学院、中山市石岐中心小学、中山市实验小学、香山小学、石岐第一城小学、南区街道教育和体育事务中心等签订馆校共建协议。
馆校共建签约,开启区域联动新征程
“中山市博物馆的馆校合作工作开展了有三年多,成效显著。”中山市博物馆副馆长蔡霞介绍,这次共建协议签约标志着馆校合作从原来的“单点联系”转变为“区域联动”,馆校共建联盟的成立将有效整合资源,互补优势,共创文化品牌。未来,市博物馆将进一步深化“一校一品”,把馆校合作机制开发成差异化的合作模式,推动博物馆资源与学校教育的深度融合。同时,本次活动也是中山市博物馆举行的“5·18国际博物馆日”系列活动之一。
活动当日,“寻迹香山先贤 赓续文明薪火”香山少年讲解员启动仪式同步举行,仪式上30名中山市青少年被聘为香山少年讲解员。随后,香山少年讲解员与一众学生和家长代表参观了中山市博物馆“其志惟新——香山文化名家”展览。

“我们学校是以香山命名的小学。近年来,以香山文化为主题,学校也积极打造特色校园文化品牌。”香山小学少先队辅导员陈凯帆表示,在校园文化建设中,香山小学也借鉴了市博物馆的文博元素。这次馆校共建协议的签订,也促使香山小学的师生走出传统课堂、走向课外实践。学校计划通过研学活动,参观博物馆、听讲解、做非遗手工等多种形式,让师生充分了解到中山本土文化,让孩子们的观察力、思考力和想象力得到更好的提升,让文博场馆成为学生们的第二课堂。
热度持续攀升,文博场馆成中山市文化新地标
据悉,2025年5月18日是第49个国际博物馆日,今年的核心主题为“快速变化社会中的博物馆未来”(The Future of Museums in Rapidly Changing Communities)。而今年的国际博物馆日主题旨在邀请大众重新构想博物馆作为重要的连接者、创新者以及文化身份守护者的角色,探索博物馆如何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激发年轻人的活力,以及适应新的技术前沿。在核心主题之下还有三个子主题,分别为非物质遗产、青年力量和新技术。
过去一年,中山市内两大知名博物馆孙中山故居纪念馆和中山市博物馆成为新文化地标,其热度多次荣登“中博热搜榜”。

数据统计显示,2024年,孙中山故居纪念馆接待观众超510万人次,共提供接待讲解服务5440批次,共接待70369人次;推出展览20场次,包括原创展览3个、引进展览3个、展览外展8场次、VR及线上展览6个;通过线上线下形式策划组织各类社教活动64项260场,参与人数73392人次。

2024年,中山市博物馆(含香山商业博物馆)共接待游客1615329人次。践行社教育人,策划并实施“我是小小讲解员”暑期夏令营、“学在博物馆--汉代文化”系列研学课程、“讲好中山故事”主题教育体验、“中秋音乐会”等多元化社教活动共计73项276场次,直接惠及14.34万名参与者。
“5·18国际博物馆日”系列活动掀热潮
记者获悉,在2025年国际博物馆日到来之际,中山市两大地标场馆--孙中山故居纪念馆、中山市博物馆均有推出国际博物馆日系列活动,让文博场馆热潮持续升温,进一步推动中山市文旅发展。
在日前举办的2025年5·18国际博物馆日广东主会场(韶关)举办的启动仪式暨博物馆之夜上,中山市博物馆荣获2025年广东省最具创新力博物馆等六大奖项。活动期间,中山市博物馆准备了光影香山·经典永存--中国早期电影观影活动与“5·18国际博物馆日”限定印章集章活动,让更多市民和游客体验“老电影+限定印章”的丰富文旅产品。
为了呼应今年国际博物馆日主题,5月15日,孙中山故居纪念馆举办了“《实业计划》——孙中山的现代化蓝图”大思政课,展示孙中山“实业救国”思想与当下我国经济发展的脉络联系,深化青少年群体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道路的认同。5月18日下午,孙中山故居纪念馆举行“传承游戏童趣,共享快乐时光”活动,将展示孙中山先生游戏传承和开创者的风采,探索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博物馆如何重新定义自身角色,成为连接过去、现在与未来的文化桥梁。
编辑 袁凤云 二审 王欣琳 三审 吴森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