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商络绎不绝!“阜飞低空”亮相第九届世界无人机大会
发布时间:2025-05-26 来源:中山+

5月23至25日,深圳会展中心内人声鼎沸,第九届世界无人机大会在此举行,全球825家参展企业的5000余款无人机装备在展台上竞逐锋芒。中山阜飞低空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阜飞低空”)亮相大会,面向全球推介“中山阜沙直升机场”与“中山阜沙低空经济产业基地”。

阜飞低空是中山阜沙直升机场和低空经济产业基地的运营平台公司,由阜沙镇镇属企业和民营企业合资成立。阜飞低空的展位上,来自欧洲、东南亚、北美等地的客商驻足询问;进驻阜沙低空经济产业基地的低空企业深圳华亚科技有限公司(下称“华亚科技”)的董事长冯志军手持平板电脑演示无人机起降动画。另一边,阜沙镇党委副书记、镇长李博与阜飞低空负责人田襄林穿梭于人群中,向参展方及客商推介中山阜沙直升机场及中山阜沙低空经济产业基地,交流洽谈合作。

展位两天累计接待访客200批次

5月23日,阜飞低空的展位内,一块电子屏循环播放着中山阜沙直升机场的宣传片:工程师将各类飞行器在机库内组装完毕,然后测试、试飞,调试数据……“空域资源是低空经济的命脉,而阜沙的空域条件在粤港澳大湾区内,是非常珍贵的,具有稀缺性。”来自澳大利亚的一家低空飞行器研发制造企业的中国区代表在交流后感慨道。

阜飞低空的展位。记者 高倩荷 摄

据统计,展会首日阜飞低空的展位接待了超过120批次客商,次日热度不减,两天内累计近200批次的全球访客中,既有寻求测试场地的无人机生产企业,也有计划布局低空物流的跨国集团。

华亚科技董事长冯志军表示,这是该公司入驻阜沙低空经济产业基地以来首次参加国际性展会,但关注度远超预期。在工程师演示了一台载重500公斤的物流无人机的自主避障系统后,来自东南亚的一家农业合作社负责人抛出合作意向的橄榄枝。

而展位另一侧,田襄林正和几位无人机培训学校代表就教培合作进行紧密讨论。田襄林表示,当前看来低空经济市场属于蓝海,希望在展会了解到更多前沿技术和合作意向。

阜沙直升机场获批后前来考察调研的客商络绎不绝

在大会的低空经济展区,载人飞行器、物流无人机、应急救灾装备同台竞技,大屏上滚动播放的数据刺激着每一位从业者的神经:中国低空经济规模预计2030年突破2万亿元,低空物流市场年增速超30%。我国低空经济正步入一个快速成长的新阶段。而自中山阜沙直升机场于5月6日正式获批后,来考察调研的客商络绎不绝。

阜沙直升机场于5月6日正式获批。 受访者供图

凭借“区位+空域+制造”的三重优势,阜沙正奋力打造湾区低空经济的一极:地处粤港澳大湾区几何中心,1小时通达广深珠三大机场;超75平方公里优质空域;辖区内储备了超300亩产业用地和超过50万平方米的高标准工业厂房,辅以中山完备的电子、新材料产业链,飞行器制造成本优势明显。目前,基地已吸引14个低空产业项目入驻,涵盖90%以上低空飞行器种类。

“深圳研发+中山落地”模式初见成效

 “深中通道通车后,我们的研发团队每周至少跑三趟阜沙。”冯志军指着展板上“深圳-中山半小时协同圈”的示意图说道。作为首批进驻基地的企业,华亚科技将研发中心留在深圳,组装试飞基地落户阜沙,这种“深圳研发+中山落地”的模式已初见成效——其混动无人机在阜沙空域完成了连续8小时巡航测试,而此前,同类机型在湾区内通常只能申请到碎片化空域。

阜飞低空的展位前,客商正在咨询。记者 高倩荷 摄

田襄林透露,基地二期正在加紧建设中,打造完成后,将拥有约200亩草坪、800米跑道、20000平方米机库,并储备配套近100亩可开发土地。在重点服务各类低空飞行器,尤其是大型工业级无人机、货运无人机的研发测试、组装试飞和生产制造的同时,可以满足驾照培训、青少年研学、飞行体验等场景需求,并将探索打造低空物流、低空应急等应用场景。

一名来自浙江的物流企业代表徐先生看到了在阜沙设立区域枢纽的机会:“这里既有通用机场承接高端物流,又有无人机基地覆盖‘最后一公里’,中山阜沙基地的有效辐射范围广,而当地的产业协同性又极强,这都是建设枢纽的优势。”展会期间,阜飞低空与多家企业接洽,探讨涉及飞行器的整机制造、组装试飞、无人机适航认证、航空复合材料研发等项目合作。


编辑 陈雪琴 二审韦多加  三审 查九星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为“中山日报”、“中山商报”、“中山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中山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山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来源”为“中山日报”、“中山商报”、“中山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中山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中山网联系。
联系人:陈小姐(电话:0760-88238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