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收集特色菜立法意见,市民扫码即可提建议
发布时间:2025-07-13 来源:中山+

“扫码就能给特色菜立法提建议,还能获得小小奖励。”7月13日,在中山市火炬高新区醇品酒楼,一位香港游客一边扫码填写问卷,一边和同桌亲友讨论酒楼的出品。这场发生在餐桌旁的立法讨论,正是我市推行“一点一码”(一个立法联系点一个码)基层立法征集模式的生动缩影。

火炬高新区的“码上收集”创新做法简单而高效。记者 盖刘宝 摄

记者了解到,为让中山特色菜更好地传承和发展,市人大计划对中山特色菜立法,上半年完成了《中山市中山特色菜产业促进条例》(草案)。为使《条例》更接地气,市人大在市镇两级分别组织专家学者、餐饮经营者等座谈后,将征集活动扩展百姓生活,而火炬高新区的“码上收集”创新做法简单而高效,市民可在就餐、休息间隙快速完成。

生活场景让立法征集“活”起来

中午时分,记者前往醇品酒楼,刚出电梯便见到过道的牌匾墙,其中一幅牌匾写有“立法意见征集点、民情民意收集点”字样。

酒楼大厅有不少顾客正在用餐,在服务员的引导下,几名食客正在扫码填写。“以前提立法建议要跑部门、填表格,现在吃饭喝茶时扫个码就行,太方便了!”正在酒楼用餐的市民黄浩辉认为,市民的参与热情,源于对家乡文化的认同。

如今在火炬高新区,市民吃饭喝茶时扫个码就能提建议。记者 盖刘宝 摄

“中山特色菜需要保护,立法能让更多人知道我们的味道,这是件有意义的事情,简单扫个码就能作贡献。”黄浩辉的话道出了许多参与者的心声。从顺德开车前来用餐的顾客黄雪英女士说:“菜品做得好,我们才愿意花时间提建议,希望这些味道能一直传下去。”

“客人扫码提建议后,我们会送一些小奖励,大家讨论起乳鸽重量标准、脆肉鲩做法时特别积极。”醇品酒楼负责人钟耀松是前市人大代表,主动将“一点一码”融入日常经营,短短两周,数百条建议从餐桌汇聚到立法平台,其中既有对神湾菠萝入菜的探讨,也有对石岐乳鸽传统工艺的坚守。“香港游客特别关注乳鸽的原材料标准,他们认为立法能让特色菜走得更远。”钟耀松表示,深中通道开通以来,香港游客明显增多,酒楼也成为特色菜立法征集的“前沿哨所”。

创新做法让立法联系点流动起来

记者试着扫码,发现市民可以参与的是两项,包括中山市特色菜发展促进条例(初稿)和《中山市中山特色菜产业促进条例》(草案),通过人脸识别登录即可填写。填写过程具有“短平快”的特点,无需手写、扫码即填,老年人也能轻松操作,而线上数据自动汇总的好处是省去字迹辨认和人工录入环节。

填写过程具有“短平快”的特点,无需手写、扫码即填,老年人也能轻松操作。记者 盖刘宝 摄

据悉,市人大在全市多个镇街开展《草案》民意征集,而火炬高新区的创新做法让立法征集从严肃的会议室走进市井烟火,让普通百姓的“家常话”成为法治建设的“源头水”。

“今后需要征集民意的时候,均可以通过这个平台完成。”中山港街道人大办主任姚愉玉向记者介绍,传统的纸质调查问卷,除了需要大量的物料外,统计工作也十分繁琐。火炬高新区立法联系点依托“粤人大”平台开发的数字化工具,将立法征集阵地从法治广场、莲花议事亭等固定场所,延伸至酒楼、香山书房、长者饭堂等百姓常去的生活场景,实现了立法联系点“流动”服务。

“数智赋能”构建的协同网络打通了立法信息收集体系。如今,在火炬高新区,无论是晨练老人在冬青议事廊扫码,还是新业态从业者在暖蜂驿站建言,“扫码提建议”越来越普遍。在暖蜂驿站,快递小哥扫码建议“优化外卖食品安全监管”;在长者饭堂,老人讨论“适老化餐饮标准”;在香山书房,读者们为“古籍保护立法”建言献策。这些分散在各处的声音,通过二维码实时汇聚到立法联系点主阵地,再经智能系统梳理转化,形成条理清晰的“法言法语”。


编辑  张英  二审  曾淑花  三审  查九星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为“中山日报”、“中山商报”、“中山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中山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山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来源”为“中山日报”、“中山商报”、“中山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中山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中山网联系。
联系人:陈小姐(电话:0760-88238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