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风灯光下,曹边学校前童声悠扬。7月13日晚,中山市“绿色暑假 游赏中山”2025年广东村歌•金色大地音乐会在南区街道曹边村举行。在拥有96年历史的曹边学校前,“童声里的中国”少年儿童歌咏暨中山市岭南童谣优秀作品展演在节目中开展,三首童谣《中国碗,中国粮》《唱着童谣向未来》《你好,沙溪》登上舞台。中山市南朗街道榄边小学和中山市沙溪镇中心小学的学生参加演出,在演唱中传达了对祖国与家乡的热爱,展现了新时代少年儿童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

童谣节目均融入民间音乐元素
当晚8时30分,中山市南朗街道榄边小学合唱团登台演唱童谣《中国碗,中国粮》。“端起中国碗,手儿暖,心儿欢,阿咧……”学生身着红白渐变的本土传统衣衫不时变换队列、握拳鼓劲,展现少年儿童决心传承中华农耕传统,成为保障粮食安全时代担当的风采。
据悉,这首童谣是将中山咸水歌以普通话童谣形式呈现的首次尝试,由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中山市音乐家协会副秘书长黄国营与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孔玉联袂创作。“咸水歌的独特韵味带来新鲜感,普通话则更易传唱。两者结合既有趣味性又利于文化传承,孩子们更容易接受和喜欢。”榄边小学大队辅导员黄凯琳说,“我们用歌声引导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青少年儿童要增强新时代粮食安全意识,懂得只有牢牢端住中国碗,大国粮仓才能保温饱;只有俭以养德,善待每一粒粮食,才能不负‘食’光;只有把牢粮食安全主动权,才能把稳强国复兴主动权。”

融入民间音乐元素歌颂时代强音,是当晚登台的三首童谣的共同点。“落雨啦,快点来收衫啦!”清脆童声在台上一吆喝,令台下听众顿感亲切。榄边小学演绎的第二曲《唱着童谣向未来》致敬耳熟能详的粤语童谣《落雨大,水浸街》,将观众拉回儿时共同记忆,再感受当代的创新词曲魅力。
“歌曲开头那几句广东话童谣,我小时候奶奶就教过我唱了。”榄边小学合唱团成员覃凯洁在表演前自豪地说,“现在我们把童谣新唱赋予了时代感,唱出了新活力,把经典童谣代代传。”
“我唱完这首歌之后的心情非常温暖和激昂。我希望通过这种方式传承中山咸水歌。”《中国粮,中国碗》的演唱学生梁君乐也表示。
新一代中山人用童声对话时代
在排演过程中,主创团队注重结合经典童谣与创新童谣。“排练中我重点引导孩子理解‘传承与创新’的主旨,唱出情感变化:怀旧与展望,唤醒他们对传统童谣的记忆,亲身感受文化魅力,并激发他们传承和创新的意识与自信。”黄凯琳介绍。

当晚,音乐会上还举行了2025年中山市暑期文旅现场推介。在中山市文旅向好发展的背景下,中山市沙溪镇中心小学带来的童谣《你好,沙溪》正抒发了孩子们对深中通道开通的喜悦,和热切用家乡话与世界交流的自信。
“金吒角仔金钱圈,我说的隆都话你会不会听?”演唱学生以新一代沙溪人的口吻发问,加入了大片隆都话念白,并通过互相手拍手的舞蹈重现儿童唱童谣的经典画面。一曲终了,他们代表本土少年儿童发出“买靓衫、享美食、睇球赛,我在沙溪等你”的诚挚邀请。
“我深入了解了我们沙溪的文化,这让我深刻地意识到家乡文化的重要性。”沙溪镇中心小学学生冼子乔坚定地说,“我也知道了我们隆都话之美,这更让我下定决心一定要保护好家乡的文化,并把它传承下去。”
据了解,“绿色暑假 游赏中山”2025年广东村歌•金色大地音乐会是文化赋能“百千万工程”的举措之一,其中童谣节目以歌唱形式展现了岭南大地在实施“百千万工程”方面的生动图景。
“学校在实施‘百千万工程’中能做什么?我们要讲好自己家乡的美食,知道沙溪是新型服装名镇、传统美食之乡。”沙溪镇中心小学老师阮秀迎表示,“为了让文化更入心入脑,我觉得让他们用最地道的语言,粤语也好,沙溪话也好,通过传唱的形式让大家更好地了解沙溪。”
编辑 何淼 二审 周振捷 三审 吴森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