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2日,记者从市司法局获悉,中山市近日成功完成首例跨市环境损害司法鉴定案件。该案件的顺利办结,标志着中山市环境损害司法鉴定服务能力实现新突破,将为粤港澳大湾区生态环境法治建设提供有力技术支撑。

据悉,此次案件由中山公用环境损害司法鉴定所(以下简称“公用鉴定所”)具体承办。2025年4月底,该所接受珠海市生态环境局某分局委托,对珠海市某企业无证排放水污染物导致土壤和地下水环境损害案件开展司法鉴定工作。经过近三个月的专业调查和技术分析,公用鉴定所近日正式向委托方交付了《司法鉴定意见书》,为案件后续处理提供了科学依据。
面对异地调查协调难度大、现场地质条件复杂等挑战,公用鉴定所组建了由3名资深司法鉴定人领衔的专业技术团队。团队成员综合运用实地勘察、人员访谈、航拍测绘、钻探取样等多种技术手段,系统开展生态损害事实确认、污染物溯源分析等工作,最终准确判定环境损害因果关系。
在损害评估环节,团队创新采用环境检测与GIS空间分析技术相结合的方法,科学界定了损害范围与程度。经专业测算,本次环境损害涉及实际发生费用、恢复费用及未修复到基线水平的损害费用,合计70余万元。该鉴定结果将为后续环境修复、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及司法程序提供重要技术依据。
“此次跨市案件的圆满完成,既检验了我们的专业技术能力,也积累了宝贵的跨区域协作经验。”公用鉴定所负责人表示,作为专业环境损害司法鉴定机构,该所将始终坚持“公正、客观、独立、科学”的工作原则,持续提升技术水平,为区域环境管理、执法和诉讼提供更优质的技术支持与服务。
编辑 何淼 二审 王欣琳 三审 向才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