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正确区分并应对抑郁情绪、抑郁状态和抑郁症?
发布时间:2025-06-26 来源:中山市第三人民医院

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听到周围的亲友说:“我都要抑郁了。”但这背后可能代表完全不同的心理状况和严重程度。

清晰的区分抑郁情绪、抑郁状态和抑郁症至关重要,这关系到正确的理解、恰当的应对和及时有效的干预。

让我们一起厘清这三个概念。

抑郁情绪

抑郁情绪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一种负性情绪体验,伴随着低落、悲伤、内疚等情感。有时我们会在一个难眠的深夜、一个独在异乡的佳节、一个工作出错的艳阳天......出现难过、内耗、愧疚等不同的抑郁情绪。而这些抑郁情绪大部分时候是暂时的,大多数人都能通过自我调节或时间流逝逐渐走出阴霾。

抑郁情绪的主要特点包括:

‌短暂性‌:通常持续时间不长,随着事件的解决或时间的推移而逐渐缓解。‌

‌可调节性‌:通过倾诉、运动、放松等方式可以有效缓解。

抑郁状态

抑郁状态则是一种更为持久和严重的情绪状态,表现为持续的心境低落、兴趣丧失、精力减退等。与抑郁情绪相比,抑郁状态持续时间更长,且往往没有明显的外界事件作为直接原因。这种状态可能影响到个体的日常生活、工作和社交功能。

抑郁状态的特点包括:

‌持续性‌:情绪低落持续数周或数月,不易自行缓解。

‌弥漫性‌:不仅限于特定事件,而是广泛影响个体的整体心境。

‌功能性损害‌:导致工作、学习、社交等社会功能受损。

(抑郁状态可以自己调整也可以选择就医,如果自己无法调整,建议找专业人士帮忙。)

抑郁

抑郁症是一种心理障碍,以显著而持久(持续2周以上)的心境低落为主要特征。它不仅影响个体的情绪,还可能导致认知功能下降、自我评价降低、兴趣丧失等一系列症状。

抑郁症的典型症状包括:

‌心境低落‌:长时间感到悲伤、绝望,对过去喜欢的事物失去兴趣。

‌认知功能下降‌:注意力难以集中,记忆力减退,思维迟缓。

‌自我评价降低‌:过分贬低自身能力,忽视过去的成就,产生无价值感。

‌躯体症状‌:睡眠障碍、食欲下降、体重减轻或增加、性欲减退等。

‌自杀倾向‌:在极端情况下,患者可能出现自杀念头或行为。

(如果怀疑自己或亲友患抑郁症,建议尽早到医院就医。)

如何应对抑郁情绪及抑郁症?

正确认识‌:首先要认识到抑郁情绪、抑郁状态和抑郁症是不同程度的心理状态,不应将其简单等同于性格弱点或意志薄弱。

‌寻求帮助‌:一旦发现自己或他人处于抑郁状态或患有抑郁症,应及时寻求专业帮助,如心理咨询师或精神科医生。

‌综合治疗‌:抑郁症需要系统的综合治疗,包括药物治疗、心理治疗、生活行为调整和物理治疗等。药物治疗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心理治疗如认知行为疗法(CBT)和人际心理治疗(IPT)等有助于改变消极思维模式和行为习惯。

‌自我管理与支持‌: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参加适度的体育锻炼、培养兴趣爱好、寻求亲朋好友的支持等都有助于提升心理健康水平,增强抵御抑郁情绪的能力。


编辑 周闪雨  二审 陈彦  三审 岳才瑛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为“中山日报”、“中山商报”、“中山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中山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山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来源”为“中山日报”、“中山商报”、“中山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中山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中山网联系。
联系人:陈小姐(电话:0760-88238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