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颗职场“新星”逐梦中山丨百万英才汇南粤
发布时间:2025-08-11 来源:中山+

近日,位于中山市坦洲镇的广东三绿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三绿科技”)充满着年轻朝气,干净明亮的办公室内,随处可见年轻人的身影。

作为一家集研产销于一体、致力于为用户提供卓越的3D打印材料和配套电子产品的高新技术企业,今年,三绿科技迎来了37名2025届校招新员工,其中硕士9人,本科28人;研发人员更是100%来自985或211高校硕士毕业,专业方向集中于高分子材料、化学工程与工艺和材料科学与工程。

企业随处可见年轻人的身影。记者 余兆宇 摄

在采访中,记者走进研发实验室、生产线和办公区,采访了这群刚从校园走出的年轻人——马卓然、王东明、刘文杰。他们正专注地投入工作,开启了作为“培育生”的职业旅程。从吉林长春、辽宁本溪到湖南株洲,他们跨越千里,选择将人生的第一站锚定在中山、落在三绿科技。这并非偶然,而是中山在稳就业、引人才上的精准发力,是企业对青年才俊的倾心培育,更是这座城市与企业携手,为优化劳动力结构、支撑高质量发展注入的新鲜血液和蓬勃动能。

引得来:
37颗“新星”落地中山

今年春季,一场由市人社局组织开展的本地优质企业“组团”赴全国高校专项招聘活动,搭建起人才与城市的“鹊桥”。

吉林长春姑娘、武汉大学研究生马卓然就是在这样的招聘会上与中山、三绿科技结缘。“我是在校门口遇到了中山市的工作人员,一番简单交流后,他了解到了我的需求,直接把我带到了企业的展位。”马卓然回忆道,这种有政府信任和官方背书的招聘方式,让她在后续面试、入职过程中更放心、更踏实。与此同时,政府的牵线搭桥,也极大地增强了求职大学生的信心和对平台的信任。

马卓然在工作岗位上。记者 余兆宇 摄

今年22岁的湖南株洲男孩刘文杰,同样是在学校招聘会上了解到了三绿科技。作为湖南农业大学的本科生,在今年的春季校园招聘会上,他看到了很多与专业对口的化学和材料类企业前来。“前面其实没有我特别感兴趣的企业,”刘文杰告诉记者,他个人比较喜欢新奇的事物,直到在现场发现了这家企业,了解到国内也有3D打印这个行业,才把简历投了出去。“很荣幸收到了三绿的offer,就此与中山这座城市结缘。”刘文杰说。

刘文杰在工作岗位上。记者 余兆宇 摄

据三绿科技人力行政副总监胡丹介绍,今年企业重点布局两大人才招引方向。一是通过校招储备“后备军”,累计招录了37名培育生,分布研发、品牌营销、供应链、人力财务等各个领域,且整体资质比较好,大多来自双一流的学府;二是通过社招(如BOSS直聘、猎聘等)和内部推荐引进业务发展亟需的技术与管理骨干。目前,已有多位新高管加入,并为企业积极推荐了跨行业人才。

育得好:
三年“育苗”计划助新人扎根成长

招引只是起点,培育才是留住人才、激发潜能的核心。今年,针对37名培育生,三绿科技精心制定了长达三年的“育苗”计划。入职后的第一个月是密集的“集训期”。“从企业使命愿景、发展历程,到整个3D打印行业的基础知识,再到初入职场必备的职业生涯规划、工作工具(如PPT制作、高效汇报)培训,内容非常丰富。”刘文杰感慨道。

据胡丹介绍,集训结束后,培育生还将经历本岗深入学习、跨部门轮岗,并配备“二对一”导师制,即部门领导担任导师、岗位前辈担任助教,帮助其快速融入与成长。更值得一提的是,培育生的导师,大部分都由总监级管理干部亲自担任,充分体现了企业对人才的重视与厚望。

这种高规格的配置,让跨专业进入人力资源部的马卓然倍感鼓舞:“我们是企业的第一届培育生,看到企业为对这个项目倾注了这么多心血和资源,我们特别感动。”据她介绍,当前,她刚刚结束了为期一个月的脱产培训,整个内容丰富,希望能在接下来的本岗学习中,尽快熟悉人力资源办事流程和基础知识(如薪酬计算),以此为切入点更全面了解企业运转机制及薪酬绩效理念,寻求更多发展和可能。

对于初来乍到的年轻人,工作和生活的适应同样重要。湖北工业大学硕士王东明初到中山时就遇到了“水土不服”,吃东西肚子会不舒服,是企业的及时关怀让他倍感温暖。他表示,这种从专业技能到身心适应的全方位培育体系,有效缩短了毕业生从“校园人”到“企业人”的转型期,帮助他们快速融入、茁壮成长。当前,王东明已清晰规划自己的后续工作:半年内熟悉设备操作和过往配方,两年内能独立完成配方设计和改进,五年内争取能研发出特色产品,为行业发展贡献力量。

王东明在工作岗位上。

留得住:
城市温情+企业舞台+政策支撑

吸引人才落地生根,往往需要城市魅力、企业平台和政策支持的多重保障。中山这座“向海而生,拥抱探索未知”的城市精神,深深打动了马卓然,“它符合我拥抱市场不确定性、勇立潮头的个人追求,所以我选择来到中山。”

刘文杰则对初到时室友的帮助念念不忘,“大家都很温暖,帮我融入集体。这种人间烟火气也是加分项。”

在采访中记者发现,三绿科技本身快速发展的3D打印“朝阳赛道”和“以创造者为本”的企业文化,更是吸引年轻人的关键磁场。

企业展厅内展出的3D打印个性化产品。

据胡丹介绍,三绿科技成立于2013年,目前已拥有华东、华南、越南三大生产基地,总面积接近10万平方米,是全球3D打印耗材生产规模和产值最大的企业之一,产品远销全球150多个国家和地区。同时,企业的快速发展也为人才提供了更大舞台,如海外工厂的陆续投产将释放大量新机遇。此外,在职业发展上,企业设计了纵向晋升与横向流动的“双通道”。个人成长方面,则推崇“终身学习”文化,通过《员工进修管理办法》,最高给予30万元进修补贴,鼓励员工深造。

‌这种企业内部的留才机制,与中山市委市政府的政策支持形成了强大合力。据胡丹介绍,在青年人才引进方面,企业已有2名新引进博士成功通过申请(奖金待发放);在生活配套服务方面,坦洲镇人才公寓租赁及子女入学政策已分别收到1份申请。这些举措直击人才最关注的经济补助、住房保障、子女教育等关键诉求,形成了多维度、立体化的支持网络。


编辑  周振捷 二审 韦多加  三审 岳才瑛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为“中山日报”、“中山商报”、“中山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中山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山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来源”为“中山日报”、“中山商报”、“中山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中山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中山网联系。
联系人:陈小姐(电话:0760-88238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