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读 | 打造影视产业高地,中山何以能?

2025-08-13

8月的中山热情似火,中山温泉国际会议中心“星光熠熠”。8月13日,中山推动影视产业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在此举办。会上,黄百鸣、张全欣、高志森、罗礼贤、李力持、钟少雄、成北泉、陈皓威8位知名导演、制片人选择在中山设立名人影视工作室;粤港澳微短剧产业联盟授牌、一批战略合作协议签约、圆桌论坛等相继举行。与会的影视大咖们建言献策、金句频出,认可中山在大湾区影视产业升级浪潮中的优势和努力拓展新增长点的干劲,建议中山在政策扶持、服务升级、人才培育、产业配套上持续发力,努力成为推动广东影视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力担当”。

8月13日,中山推动影视产业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在中山温泉国际会议中心举办。记者 余兆宇 摄

 能出片:
中山拥有丰富“片场”宝藏

蓝天、碧水、稻浪、海岸线是天然的取景框,骑楼老街、祠堂碉楼和产业集群是最佳的故事场。地处粤港澳大湾区核心位置,历年来,中山凭借便捷的区位优势、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成为众多影视剧的取景地。

从南朗街道茶东村陈氏宗祠到神湾镇磨刀岛,从孙文西路步行街到石岐街道岐江桥,《湾区儿女》《破冰行动》《狂飙》《暗格里的秘密》等热播剧纷纷在中山取景,他们忠实记录了这座城市的改革变迁,也让这座城市频频凭剧“出圈”。

会上,黄百鸣、张全欣、高志森、罗礼贤、李力持、钟少雄、成北泉、陈皓威8位知名导演、制片人,选择在中山设立名人影视工作室;粤港澳微短剧产业联盟为中山授牌。大家纷纷用行动看好中山影视产业的发展潜力。

名人影视工作室颁牌仪式。记者 余兆宇 摄

“两年前,中国香港电影制作发行协会80多个会员来中山影视城参观,大家都非常喜欢这里。我认为推动粤港澳大湾区电影发展是很重要的,这里有着广阔的市场潜力。希望未来有机会来中山拍电影,大家同声同气讲好湾区故事。”香港导演黄百鸣说。

曾执导《青莲青年》《四大家族之龙虎兄弟》《女儿当自强》等电影,香港导演、编剧钟少雄最近爱上了中山。仅用半年时间,他就在中山影视城拍摄完成了网剧《四大探长》、网络短剧《情谜情迷》两部作品。他计划明年再筹拍一部聚焦香山文化的亿元级电影。该电影将以鸦片战争为历史背景,讲述小岛渔民奋起反抗,捍卫了民族尊严的故事。“中山是个好地方,给影视团队入驻拍摄的扶持力度也很大。作为中山人,我很高兴能回故乡拍戏。”他说,该项目还计划在拍摄后保留拍摄场景,用于建设文旅项目。

网剧《四大探长》剧组在中山影视城拍摄。(资料图片)见习记者 张景天 摄

“中山的地理位置接近港澳,依托港珠澳大桥、深中通道,在湾区内优势明显,能够吸引很多港澳影视从业者前来拍摄。”制片人、监制成北泉表示,对港澳团队而言,在中山取景能实现当日往返,大幅节省交通和时间成本。随着港澳团队北上拍戏日益普遍,中山影视产业将前景广阔。“如有适合我拍摄电影、电视剧的场景,我肯定会考虑把项目拉到中山来。”成北泉透露。据悉,由他参与制作的热播剧 《扫毒风暴》部分片段就取景于中山影视城。

曾作为周星驰的御用导演,中国香港导演、演员、编剧李力持对中山影视产业发展给予肯定,今年5月中山影视城的分享活动中,他直言中山影视城的复古场景是影视创作的富矿宝藏,街景“自带年代感”“很出片”。

中山推动影视产业高质量发展调研活动走进中山影视城。记者 余兆宇 摄

“上午调研后,我觉得心情非常激动。因为推动短剧产业第一步就是要有拍摄基地,今天突然发现咱们中山影视城有很多元化的场景。”对于中山短剧产业的发展前景,粤港澳微短剧产业联盟主席、深圳籁飞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籁飞科技”)创始人邓集飞认为,中山影视城拥有丰富的场景品类,拍摄效果好,具备作为大湾区“短剧出海”拍摄基地的潜力,且有助于形成具有差异化、竞争力的产业聚拢。

 有后劲:
“好戏连台”生态更完善

今年,广东省先后出台推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政策包”,配套制定影视产业专项扶持措施,释放出建设高水平文化强省的强劲信号。在此背景下,中山市委迅速响应、积极落实:

6月30日,2025中山招商推介大会上广东中山文旅集团有限公司正式成立,就把影视产业发展纳入重要板块。7月1日,中山影视产业服务中心在中山影视城正式揭牌,中山市影视产业服务迈入专业化、集约化、品牌化新阶段。

6月30日,正值深中通道通车一周年之际,广东中山文旅集团有限公司正式成立。记者 夏升权 摄

座谈会上,广东中山文旅集团有限公司、中山影视城有限公司分别签署一批战略合作协议,进一步推动中山影视产业全链条升级。签约各方将通过共同发力,把中山影视产业服务中心建设成为集影视剧本创作、拍摄制作、IP孵化、影视协拍服务、人才培育、产业交流于一体的综合性产业平台。

当“政策东风”与“服务配套”同频共振,中山影视产业展现无限可能。

“影视产业取景拍摄的核心需求是元素丰富、转场便捷,而这些归根结底在于成本控制。”银都机构(广州)影视文化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谢蔚会前到中山影视城实地调研后说。相较于硬件设施,剧组有时更关注能获得的优惠政策扶持。她建议,中山文旅集团发挥的“牵线搭桥”作用,推动了政策落地与资源整合,为剧组降低拍摄成本提供有力支撑。

中山影视城游人如织。(资料图片)记者 易承乐 摄

“依托文旅集团,中山有望乘上短剧产业上升东风,搭建完整产业生态,促进人才流动,为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赋能。”当前短剧已经成为影视行业的新宠,“短剧+”正赋能千行百业。广东竖店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欧阳杰认为,中山产业脉动强劲,中山文旅集团应发挥引导和协调互通作用,推动“短剧+”产业发展,通过政策争取、资金引导等方式吸引更多企业和品牌参与,进而带动演员群演、发行平台等上下游要素落地集聚,构建影视产业完整生态。

“中山是一个自带影视基因的城市,应该通过服务升级带动更多的影视剧、短剧来中山拍摄。”广东省广播影视协会会长曾广旺建议,中山可以建立全域影视拍摄地图或图谱,让外来剧组能直观了解全市影视拍摄资源,并借助今年7月份挂牌成立的中山影视产业服务中心,发挥平台的桥梁纽带作用,为进驻中山拍摄的剧组提供一站式服务,推动中山影视产业健康有序发展。

7月1日,中山影视产业服务中心揭牌仪式在中山影视城举行。记者 文波 摄

一部剧可以带火一座城,一部剧也可以读懂一座城。影视产业涵盖住宿、餐饮、交通、商贸、文化创意、旅游等众多领域,对相关产业拉动效应明显。广东省电影行业协会副会长、中国电影家协会理事、广东省电影家协会副主席张全欣调研后,对中山落子影视产业的发展路径表示肯定:广东中山文旅集团通过统筹中山的场景资源、旅游资源、影视资源等,让文旅产业和影视产业在同一舞池里“探戈”,双向奔赴又相互促进。

 再提升:
注重人才培育和技术赋能

当天,来自影视界的著名导演、制片人及行业内大咖进行座谈,围绕推动中山影视产业高质量发展交流发言。邓集飞在肯定广东中山文旅集团和中山影视城当前取得的成绩,也毫不讳言地说。中山目前存在缺乏知名短剧公司、平台及知名短剧作品,与短剧产业发展前期制作发行公司、缺乏短剧人才未能顺利落户中山有关。

邓集飞。记者 余兆宇 摄

他建议,中山应通过出台相关鼓励政策,引入大湾区乃至全国头部短剧公司或平台公司在中山设立分子公司,开展剧本创作、制作或平台发行等业务,政府要对包含中山元素或文化的短剧给予奖励;同时做好交通住宿、产业人才配套等工作,包括演员培训、群演招募等。

成北泉。记者 余兆宇 摄

“即便AI技术发展可能减少对技术人才的需求,但未来影视行业发展中,导演和编剧等创作人才的重要性仍不可替代。此外,服装、道具、摄影和宣传发行等配套人才也是影视产业链的重要组成部分。”成北泉表示,在影视人才与配套方面,需政府与市场协同发力,中山可借鉴横店等地经验,出台优惠扶持政策,通过提供生活津贴、减税优惠等措施,吸引影视公司、摄影器材公司、后期制作公司等入驻,带动人才到中山工作就业,形成“企业集聚—人才涌入—产业升级”的良性循环。

欧阳杰。记者 余兆宇 摄

欧阳杰则从微短剧的角度分析人才配套需求。“必须深化人才培养,才能让微短剧生态真正落地。”欧阳杰表示,微短剧的快速发展和未来更为激烈的市场竞争,对人才提出了更高要求。他认为,单纯从零培养本地人才生态难度较大,要构建影视产业发展链条,关键在于推动人才跨区域流动,通过人才补贴、拍摄配套支持等措施,降低人才留驻及产业运营成本,才能加速人才集聚和企业落地,逐步培育出成熟的影视产业生态。

钟少雄。记者 余兆宇 摄

钟少雄说,横店当前每天都有400多部短剧正在拍摄,其凭借完善的演员服务体系形成了稳定的演出人员队伍,可以参与到各类影视项目中,保证了拍摄效率和质量。“我建议中山开设素人训练班,吸引更多本土人才通过培训参与到演出当中。”钟少雄表示,演艺人员培养需要政府、市场等多方共同发力,通过系统化培训填补市场缺口,减少拍摄团队的时间和成本压力。

中山有发展影视产业的坚实基础、发展影视产业的决心和能力,拥有广阔前景、无限机遇。一场星光熠熠的座谈会,再次让中山影视产业高质量发展站上了新的起点。知不足而前进,望远山而力行。在湾区“超级片场”的宏大叙事中,中山必将以本次座谈会为契机,让更多中山影视精品从这里走向全国、走向世界,为粤港澳大湾区影视繁荣贡献力量。

【统筹】黄凡 徐钧钻

【文字】记者 徐钧钻 黄靖怡 李颖奇 高倩荷 见习记者 方馨娉 见习生 周昊 实习生 郭思烨 林思璇 杨子莹 林毓浦


编辑 王欣琳  二审 黄廉捷  三审 岳才瑛
记者 徐钧钻 黄靖怡 李颖奇 高倩荷 见习记者 方馨娉 见习生 周昊
责任编辑:新闻编辑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新浪微博
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