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眼中的涌边村农房改造
沙溪镇康乐小学六(1)班 曾诺程
我住在中山市沙溪镇涌边村,最近,村里的农房改造工程,成为了我生活里最鲜活的风景。
那天路过老旧的围墙,瞧见一位工人师傅正专注地给墙面“换新衣”。他穿着蓝黄相间的工作服,蹲在地上,手中的工具一下下涂抹,灰暗斑驳的墙,慢慢有了崭新的色块。旁边的水桶、水瓶,静静陪着他,像是这场乡村焕新的见证者。我站在一旁看了许久,那些脱落的墙皮、龟裂的痕迹,正被一点点抚平,就像岁月的褶皱,在人们的努力下渐渐舒展。
转过街角,又撞见另一番忙碌景象。脚手架把老旧农房围起,像是给房子搭了个“成长的架子”。一位师傅戴着草帽,在架子上仔细作业,身影在蓝天绿树的映衬下,显得格外有力量。这农房我打小就熟悉,过去墙面满是风雨侵蚀的痕迹,如今改造工程推进,它像是要褪去旧皮囊,重新焕发生机。
日子慢慢往前,农房改造的变化也越来越多。前几天去邻居家串门,发现他家改造后的窗户透亮得很,阳光直直照进屋里,把老旧家具都衬得有了新模样。邻居大叔兴奋地拉着我,说要把祖传的木工工具找出来,给新墙面做几个原木搁架,摆上孙辈们的照片和自己种的多肉植物。清晨,我推开窗户,看到改造后的农房墙面平整,浅灰色的漆在阳光下泛着柔和的光,和远处的青山、天上的云朵,融成一幅安静的画。村里的老人们也爱凑在新粉刷的墙根下聊天,说这墙好看得像是把城里的风景搬到了村里,可又比城里多了份涌边村的烟火气。
在“百千万工程”的推动下,农房改造改的不只是房子的模样,更是村里人对生活的盼头。看着破旧农房一点点变新,就像看着乡村在新时代里一步步往前。每一抹新漆、每一次脚手架上的攀爬,都让我觉得,涌边村的好日子,正随着这些变化,一点点清晰起来。这是属于我们村的故事,带着烟火气,带着对未来的期许,在农房改造的工地上,慢慢书写。
指导老师: 古丽文
编辑 赖彤瑶 二审 陈彦 三审 江泽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