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期间,少年儿童托管需求显著提升。8月21日,记者从东区街道获悉,为切实破解这一民生难题,东区街道推动各党群服务中心联动社会力量,以“基础课程免费+进阶课程低偿”模式,开展各类托育文体活动238场次,服务少年儿童超6000人次,用贴心服务为孩子们的假期保驾护航。
“资源+场地”双联动
特色课程展风采
在新鳌岭社区与中山职业技术学院机电工程学院联合举办的“机甲梦工场”青少年科技特训营里,学员们望着自己亲手制作的“火箭”直冲云霄,兴奋地欢呼。这正是东区街道各党群服务中心整合优势资源,搭建校企社联动平台,打造群众“家门口”托育课堂的生动缩影。

“我们积极推动高校、企业、行业协会等共建单位,结合自身资源优势,导入专业师资力量及设备资源,在党群服务阵地嵌入科学技术、硬笔书法、手工创作等课程,进一步丰富托育托管内容。”东区街道办事处党建和组织人事办公室主任黎婕欣介绍,比如远洋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创新探索,引入辖区专业托育机构,以“异地办学”服务模式,为少年儿童提供更专业化、个性化的托管服务。
在场地共用方面,东区街道联动汇业律师事务所、中山气象科普馆“入镇下村”共建单位,组织托管儿童走进科普展馆、实验室等场所。通过串联自然资源、中医药科普等暑期实地研学路线,打造涵盖气象科普教育、野生动植物科普宣教、模拟法庭、科学实验、应急救护等在内的实践课程,构建起“理论学习+实验实践+实地教学”的多元化课程体系,让孩子们在实践中收获知识与快乐。
以“熟人社区”为抓手
架起“党群连心桥”
东区街道通过创新机制激活社区资源,为托育服务注入多元活力。一方面,用好社群孵化机制,发掘群众身边的手工艺者、文化传承人组建“共享先生”队伍,将剪纸、起湾金龙手作等非遗项目引入托育课堂。这一举措不仅推动社区本土文化传承推广,更促进隔代互助、邻里交流,形成良好社区氛围,让托育服务真正“从群众中来,为群众而设”,切实增强群众的幸福感与获得感。

另一方面,积极联动邻里志愿服务力量,整合广东青年大学生“百千万工程”突击队、青年先锋队、志愿服务管家等队伍,发挥其专业优势,依托党群阵地、运动广场等公共空间,围绕禁毒、消防安全、急救知识等主题开展应急救援课程,有效提升少年儿童的安全意识与自我保护能力。
“课程+议事”相结合
双向赋能增活力
“我想在小区里建一个滑滑梯”“希望社区能种更多花草树木”……在儿童童话会绘画课程中,孩子们用五彩画笔勾勒出对未来社区的美好构想。
“我们聚焦儿童友好社区建设,通过搭建儿童议事会、儿童童话会等议事平台,将儿童议事、社区实地观察融入绘画、故事创作等课程。”黎婕欣介绍,暑假期间东区街道以“未来的社区”绘画创作、小小观察员、社区小管家等主题活动为载体,为孩子们打造参与社区事务的“对话平台”,引导少年儿童以社区“主人翁”身份建言献策、参与治理,为社区服务提质增效注入童真活力。
黎婕欣表示,东区街道将持续以党群服务中心提质行动为抓手,聚焦群众实际需求,强化各类资源统筹整合,以“亲邻”理念为指引,深入推进城市社区党群服务提质升级,着力营造邻里和睦、守望相助的社区氛围,让党群服务阵地真正成为凝聚群众、服务群众的温馨家园。
编辑 袁凤云 二审 王欣琳 三审 苏小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