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跟着“湾区光谷”,去逐“光”丨百万英才汇南粤
发布时间:2025-08-25 来源:中山+

历经30多年发展,火炬高新区已形成以光学光电产业等为核心的支柱产业集群,产业链条日趋完善,创新能级不断提升,“湾区光谷”正加速崛起。广东弘景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弘景光电”)自13年前扎根于此,逐步成长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并于今年3月18日成功“敲钟”上市。

持续而强劲的发展势头离不开人才支撑。今年以来,弘景光电已通过校招引进160名新员工,其中硕士及以上学历占比30%,研发人员中来自重点高校的毕业生占比20%。这些青年才俊逐“光”而来,将为企业乃至整个“湾区光谷”的创新发展注入新鲜血液。

160位高校人才
逐“光”而来

陈红与李佳欣,是今年入职弘景光电160名高校人才中的两名硕士代表。她们分别毕业于电子科技大学和汕头大学。在众多就业机会中,两人不约而同地选择了中山这座城市,双双加入弘景光电,成为模组光学方向的光学工程师。

地理位置、生活环境、工作氛围,是陈红找工作时最看重的几大因素。临近毕业时,陈红与很多应届毕业生一样,广撒网式投递简历,意向区域主要为成渝地区、长三角和大湾区。差不多一个月,她就收到了中山、上海、杭州、成都等多座城市的企业邀约。

“综合对比下来,感觉还是弘景光电最适合我。”今年4月底入职的陈红表示,弘景光电的岗位与她的专业十分对口,薪资待遇、发展空间也符合她的职业期待。通过前期查阅信息,她了解到彼时的弘景光电刚刚上市,发展前景广阔。弘景光电所在的火炬高新区更是聚集光电信息企业超200家,光电信息产业规模超600亿元。在她看来,产业集群的蓬勃发展将为她提供丰富的职业发展机会和广阔的行业视野,“完善的产业链意味着更多技术交流与合作的可能,这对我们技术人员的成长非常有利。”

除了企业实力之外,中山这座城市也让陈红心动,“中山处于大湾区几何中心,区位优势没得说。这里绿植也多,环境舒适,生活节奏没那么快,通勤也非常方便,整体生活质量比较高。”

陈红(左)与李佳欣(右)进行工作交流。 见习记者 张景天 摄

和陈红一样,李佳欣也看中了中山宜居宜业的环境,更看重弘景光电的人才培养模式。她透露,弘景光电将招聘会开到汕头大学校园里时,自己正在深圳实习。从同学那里了解到弘景光电与她的求职意向十分契合时,她拜托同学帮忙投递了简历。“面试我们聊得非常深入,除了薪资待遇以外,我还重点了解了企业的人才培养模式。招聘负责人告诉我,我一来就会有导师一对一带教,有机会参与项目,可以很快适应工作,快速上手。”李佳欣入职后,这些都一一化作了现实。她还获得了近一个月的产线实习机会,真切触摸学习企业产品生产全流程。目前,她主要负责运动相机相关的光学元器件研发。

李佳欣坦言,相比北上广深等超一线大城市,她更喜欢中山,“消费没那么高,买房租房可以自主选择,也不会说承受不起。对于我这种爱睡懒觉的人而言,更没有通勤的烦恼。”目前,李佳欣的住所离弘景光电三公里左右,开电动车10分钟内就可以抵达。

“双通道”成长体系
搭建发展舞台

作为一家专业从事光学镜头及摄像模组产品研产销的企业,弘景光电已深耕行业13年。在过去几年中,弘景光电抓住车载光学镜头和新兴消费电子市场的巨大增长机会,业绩实现了一轮高速增长。该企业3月发布的招股书数据显示,企业2024年度营收达10.9亿元,较2023年度增长41.25%,净利润增长41.90%。近日,弘景光电董事会又正式对外发布重磅公告,宣布计划在火炬高新区投资15.33亿元建设研发制造总部基地项目。

弘景光电人力资源部招聘管理黄子盛接受记者采访。 见习记者 张景天 摄

这些蓬勃的发展态势,催生了弘景光电对人才更为旺盛的需求。“光是中山人社部门组织的招聘会,我们今年就已经参与近20场。”弘景光电人力资源部招聘管理黄子盛介绍,目前,弘景光电的人才需求主要集中在光学工程师、结构工程师以及高级技术工程师等岗位。今年以来,他们采用“线上+线下”的立体化招聘策略进行人才招引。在线上,他们精准投放岗位,通过主流招聘平台和社交媒体广泛触达目标人群,并利用大数据工具筛选匹配人才。在线下,他们积极跟随省市相关部门布局各大城市专场招聘会、高校双选会等,拿出更多“人才接口”直连人才,同时还会通过校企合作等渠道联合高校精准锁定应届毕业生。

弘景光电深知,人才最关心自己的“用武之地”和成长舞台,因此,他们为人才搭建了管理和技术“双通道”成长体系,优秀的人才可以做到副总经理、总经理或是高级工程师、首席专家。除了畅通的上升空间,弘景光电还给予引进的人才调薪计划、股权激励、研发设计奖励等,“新员工入职半年后一般会调一次薪水。”黄子盛说。除此之外,弘景光电还为员工提供食宿全包等福利待遇,并根据“中山人才23条”为人才积极申领申报各项人才,切实为人才解决干事创业的后顾之忧。


编辑 曾淑花   二审 韦多加  三审 程明盛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为“中山日报”、“中山商报”、“中山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中山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山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来源”为“中山日报”、“中山商报”、“中山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中山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中山网联系。
联系人:陈小姐(电话:0760-88238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