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名人助力中山“百千万工程”
发布时间:2025-09-19 来源:中山+

9月19日上午,中山市“网络强村”助力“百千万工程”启动活动在中山日报社网上新闻发布厅举行,活动由市委宣传部、市委网信办、市农业农村局、市商务局、兴中集团、中山文旅集团联合主办,广东中山网传媒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承办,中山市网络文化协会协办,80余名政企代表、乡土网红、MCN 机构负责人齐聚现场,共同推动中山数字助农与乡村振兴深度融合。

活动现场,网红云集。  见习记者 张景天 摄

启动活动上,来自全市各镇街的直播基地、乡土网红及网络名人代表分享助农实践经验,为数字助农提供思路借鉴。开展网络名人进村联建,谢坚深英雄、旅行的意义等网络名人与南朗街道崖口村、三乡镇雍陌村等重点村签订联建协议,将通过短视频探村探店模式,深化乡村文旅与特色产业传播。中山市网络文化协会为阿椿零距离、梁十妹等5名乡土网红颁发“助农传播官”证书,进一步壮大本土助农传播队伍。作为赋能中山“网络强村”的重点项目,由广东中山网传媒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与中山市农业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共同出资设立的香山优选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在启动活动上拟将成立。启动活动后,20多名网络名人与乡土网红开启“网络强村” 主题采风活动,宣传中山“百千万工程”三年来的重大进展和显著成效。

广东香山优选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成立。 见习记者 张景天 摄

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委网信办主任李孟开表示,中山本土农业资源禀赋优厚、网络名人资源储备充足,要进一步激活网络大V、自媒体等新兴力量,讲好中山故事,赋能高质量发展。要进一步建强数字底座,探索在田间地头、生产基地设立“移动直播间”,持续加强“乡土网红”带头人培育。要进一步激发产业动能,积极构建“1+10+N”电商新模式——以1个公益助农平台为核心,联动10家大湾区MCN机构,孵化N个本土主播,搭建“从田间到屏幕”的快速通道。要进一步提升数字能力,面向“乡土网红”开展精准培训,推动平台设立专属流量池,强化话题运营与流量扶持。要进一步推动影响力向生产力转化,组织和团结引领网络名人深入乡村、扎根基层,带火文旅、带旺产业、带活文化。国庆中秋将至,要结合香山古城孙文西路百年老街焕新开放、香山乡村故事大赛、金色大地音乐会等特色活动,推出一批高质量网络作品,助力乡村文旅发展与“百千万工程”持续升温。

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委网信办主任李孟开致辞。见习记者 张景天 摄

活动得到网络名人和自媒体的积极响应。直播基地代表、中山市澜沃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负责人表示,将发挥年带货 GMV 超亿元的资源优势,为中山农产品定制直播方案。乡土网红代表“摩游中山”主理人表示,将持续以短视频、直播挖掘镇村历史文化与农产特色,让更多人看见中山乡村魅力。

今年以来,中山在“百千万工程”三年初见成效这个重点时间节点,充分发挥互联网优势特点,深化数字乡村建设,聚焦典型村深入推进“网络强村”工作,着力打造了系列乡村直播间,培育了一批“乡土网红”带头人,多次组织农业带头人、乡村网红等群体深度参与直播电商培训,精心举办15场“百千万工程”典型村网络主题采风活动,组织网络名人深入重点村落、田间地头,用镜头捕捉乡村发展新貌,累计推出各类短视频作品超400个,总点击量近5000万次,推动小榄菊花、黄圃腊味等特色农产品线上销量稳步增长,真正使“手机变农具、直播变农活、流量变农资”,为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筑牢了数字根基。

一批乡土网红获颁“助农传播官”。 见习记者 张景天 摄

中山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紧扣省委“1310”部署与省委网信办“网络强村”六个“系列100”任务,落实“送物资、送渠道、送培训、送流量、送技术”帮扶要求,持续推进乡村直播间建设、乡土网红培育等重点任务,深化数字技术与乡村产业、文旅、民生有机融合。依托“网络强村”工作抓手,进一步破解农业发展瓶颈,为“百千万工程”注入更强动能,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迈向更高水平,努力打造全省“网络强村”助力乡村振兴的示范样板。

特色产品受到市民关注。 见习记者 张景天 摄

编辑   廖薇 二审  韦多加  三审 林志强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为“中山日报”、“中山商报”、“中山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中山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山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来源”为“中山日报”、“中山商报”、“中山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中山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中山网联系。
联系人:陈小姐(电话:0760-88238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