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期攻坚筑防线,中山沙溪立行立改织密疫情防控网
发布时间:2025-10-02 来源:中山+

10月2日上午,阳光晒得人脖颈隐隐发灼。中山市沙溪镇龙聚环村的党员干部主动放弃假期,与市镇下沉志愿者、本村村民一道,穿梭于辖区的里街暗巷、房前屋后与楼顶天台,开展蚊虫消杀、翻盆倒罐、杂物清理工作。他们以扎实行动,将市委书记郭文海到沙溪镇督导检查基孔肯雅热疫情防控工作及爱国卫生运动开展情况的要求落到实处,也拉开了沙溪镇以“快”破局、以“准”施策,攻坚克难、全力织密疫情防控网的生动序幕。​

攻坚:
一天时间,做通66户老屋主工作​

国庆中秋假期的沙溪镇,街头巷尾处处可见忙碌的身影。当日上午,记者在沙溪镇龙聚环村采访时看到,村干部正带领志愿者与本村村民,在多条里街暗巷同步开展蚊虫消杀与杂物清理。消杀产生的烟尘弥漫小巷,老屋院子里的杂物不时被搬出,积水也逐一清理干净。一台长长的混凝土地泵顺着龙聚环正街延伸,直达一处刚清理平整的地块,完成混凝土浇筑后,这片曾经的蚊虫孳生地,将“蝶变”为村民休闲公园。据介绍,当天龙聚环村共出动8个消杀小组,对辖区重点区域进行全面消杀。

工作人员正在进行消杀。见习记者 张景天 摄

龙聚环村核心区域有400多间老屋,其中78间长期失管,部分甚至无人居住。这些老屋的屋主多移居香港、澳门,难以参与沙溪镇的疫情防控工作,房前屋后因此成了蚊虫孳生的隐患地带,也成为沙溪镇疫情防控的攻坚难点。“10月1日,我们开始逐户给78间老屋的主人打电话沟通,24小时内就做通了66户屋主的工作。”在一间老屋门前,沙溪镇乐群村龙聚环小组组长刘灿球告诉记者,屋主们授权村委会,在不影响老屋原貌与安全的前提下,进入院子开展杂物与积水清理,清除蚊虫孳生场所。对于剩下的12间老屋,工作人员仍在持续沟通,力争在国庆中秋假期内完成所有老屋的环境治理,不给蚊媒留下孳生空间。​

工作人员正在进行人居环境整治。见习记者 张景天 摄

立行:
多措并举,织密织牢“防控网”

​10月1日,国庆中秋假期首日,市委书记郭文海到沙溪镇督导检查基孔肯雅热疫情防控工作,强调要坚决扛起疫情防控政治责任,全面落实“防输入、防扩散、防外溢、控增量、清存量”的目标要求,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在肯定沙溪镇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郭文海也指出了存在的不足与短板,要求立即整改。随后,沙溪镇迅速召开党委(扩大)会议,第一时间传达学习指示要求,针对当前严峻复杂的防控形势,敲定四项重点措施,织密织牢疫情“防控网”。​

一是统一思想,将疫情防控作为“双节”期间的头等大事。发动党员干部群众下沉一线,不折不扣落实防疫措施,筑牢疫情防控屏障,守护沙溪人民身体健康;二是以铁的纪律严格落实“网格”责任制,层层压实“领导班子—部门中层—村(社区)书记—网格员”四级责任,细化网格划分、明确网格职责,全覆盖开展消杀、攻坚卫生死角、清除蚊媒孳生地;三是建立健全覆盖全镇的疫情监测网络,一旦发现疫情苗头或异常情况,立即启动应急研判机制,第一时间落实管控措施;四是通过公众号、村内广播、线下走访等多种渠道,广泛动员全镇上下各行各业、各个领域、各条战线共同参与防疫工作,群策群力打赢疫情攻坚战、歼灭战。​

协力:
干群同心,利用假期清蚊虫保健康​

在龙聚环正街一间老屋后院,村民刘立荣正忙着和4名志愿者清理杂物。“龙聚环是我们的家,平安健康靠大家!”他擦了擦汗,对记者说,得知村里在推进基孔肯雅热疫情防控,自己一有空就来帮忙,只想为家园清除蚊虫、守护健康。​

村民和志愿者在清理杂物。见习记者 张景天 摄

这样的场景,正是沙溪镇假期防控工作的缩影。“从国庆首日起,全镇每天有超过1500名党群志愿者投身行动。”沙溪镇党委委员徐国胜介绍,镇村干部全员放弃休假,靠前指挥清理卫生黑点与废弃杂物;辖区企业、学校、医院等事业单位也同步落实防控责任;针对老城区特点,镇里将龙头环、龙聚环两村列为重点区域,由镇党委书记牵头负责。​

白天,志愿者带着扫帚、锄头深入角落清理杂物、清除孳生地;夜晚,他们又逐户上门动员,借助电子屏普及防蚊知识。“就是要趁假期彻底清理干净,绝不让蚊虫有藏身之地!”徐国胜的话语坚定有力,而街头巷尾干群携手的身影,正将这份决心化作守护群众健康的坚实屏障。


编辑 袁凤云 二审 韦多加 三审 查九星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为“中山日报”、“中山商报”、“中山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中山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山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来源”为“中山日报”、“中山商报”、“中山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中山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中山网联系。
联系人:陈小姐(电话:0760-88238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