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国庆中秋假期,坦洲镇以“全域整治、科学防控、全民参与”为主线,在全镇范围内持续开展以防蚊灭蚊为重点的爱国卫生运动,全面防控基孔肯雅热、登革热等蚊媒传染病。日前,随着假期结束,全镇迅速转入节后复工复产防疫阶段,通过科学消杀、环境整治与健康监测相结合的方式,持续筑牢公共卫生屏障。
全域防控,阻断传播链条
国庆中秋期间,人员流动增加,蚊媒传播风险随之升高。在坦洲东、安阜高速路口及坦神北路出入口,工作人员顶着烈日,对来自高风险区域的客货车辆进行全面消杀。每当有车辆驶入,消杀人员便迅速上前,对轮胎、车厢等蚊虫易藏匿部位进行药物喷洒。
与此同时,专业消杀队伍也深入各类公共场所。在创益文化园、合胜百货、全民健身中心、铁炉山体育公园、优越香格里等大型活动开展场所和人员密集场所,消杀人员见缝插针对公共座椅、绿化带、垃圾箱等进行喷药处理。全镇35家网吧、21家KTV等场所也将消杀纳入日常流程,确保市民休闲娱乐环境安全。

双节期间,全镇累计出动消杀人员超3.3万人次,消杀覆盖面积超345万平方米,使用消杀药物超2700公斤,切实保障了市民文化娱乐活动的健康安全。
基层动员,构筑群防群控
“如果消杀时居民临时回家,既担心药物安全又怕耽误进度,该怎么协调?”在坦洲镇组织的住宅小区疫情防控桌面演练中,一位物业负责人道出实际困惑。镇疾控中心技术人员现场支招:“建议提前在业主群和楼道张贴消杀通知,安排工作人员引导居民稍候,并提醒物业做好入户前的通风。”
这场覆盖全镇80个小区的演练,采用“情景模拟+互动问答”方式,围绕日常防控与应急响应展开推演。现场讨论热烈,各方针对防控难点积极交流。
“您知道轮胎积水5天就能繁殖蚊虫吗?要定期清理家中积水。”双节期间,全镇16个村(社区)组织驻村干部、党员群众志愿者组成专项行动队,深入背街小巷和居民家中开展“敲门行动”,挨家挨户协助居民清理花盆托盘、闲置容器等积水点。

双节期间,全镇累计入户协助超5.6万余户,翻盆倒罐、清理积水等蚊媒孳生地超1.2万处,清理卫生黑点和死角超2.5万处。在志愿者带动下,不少居民主动加入清理行列,逐步形成“干部带头、党员示范、群众参与”的群防群控氛围。
持续攻坚,巩固防控成果
10月8日,在坦洲镇一所小学的校园里,教职工们正忙着进行开学前的全面消杀。老师们背着喷雾器,对教室、食堂、图书馆等区域进行药物喷洒,对门把手、课桌椅等部位进行重点消毒。

随着假期结束,坦洲镇迅速部署节后复工复产阶段的蚊媒防控工作,并发出倡议书,号召全镇企业开展“复工灭蚊攻坚行动”。在镇内一家制造企业的厂区内,专职消杀人员正在对仓库、停车场等区域进行滞留喷洒,确保形成持久药膜。
执法监督也在同步加强。10月9日,卫生监督执法人员在对医疗机构进行抽查时,发现一家诊所未建立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另一家诊所的花盆托盘存在积水并发现蚊幼虫。执法人员当场下达《责令改正通知书》,要求立即整改。
在10月9日下午开展的全域蚊虫消杀统一行动中,全镇共发动人员4431人次,入户协助7882户,翻盆倒罐、清理积水等蚊媒孳生地1751处,清理卫生黑点和死角3531处,消杀覆盖近45万平方米。坦洲镇相关负责人表示,将继续坚持“源头治理+传播阻断”双线作战,通过专业消杀与群众自治相结合,持续巩固防控成果。
编辑 袁凤云 二审 韦多加 三审 林志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