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成立蚊媒消杀战疫青年突击队,将动态支援镇街开展应急消杀
发布时间:2025-10-18 来源:中山+

10月18日,“中山市蚊媒消杀战疫青年突击队”在团市委正式成立,170余名身着志愿服装的青年队员集结列队,成为秋日里一道充满活力的风景线。据悉,突击队队员经过专业培训后,将根据疫情防控需求,重点协助疫情较重、人手紧缺的镇街开展应急消杀,与社区携手筑牢公共卫生防线,用青春力量守护万家健康安宁。

10月18日,“中山市蚊媒消杀战疫青年突击队”正式成立。记者 缪晓剑 摄

科学培训将“志愿力量”
转化为专业队伍

成立仪式现场,团市委书记熊定鹏将队旗郑重授予突击队代表。随着最后一面队旗交付完成,6名队员代表同步抖动旗杆,鲜红的队旗如火焰般瞬间展开,标志着“中山市蚊媒消杀战疫青年突击队”正式成立。

“当前基孔肯雅热、登革热防控形势严峻,组建青年突击队,既是响应市委、市政府‘筑牢公共卫生安全防线’的号召,也是共青团组织‘党有号召、团有行动’的责任担当。”熊定鹏在动员讲话中表示,希望突击队队员要充分发挥市应急志愿服务总队在新冠疫情期间积累的实战经验,严格按照操作规程作业,确保关键时刻能拉得出、冲得上、打得赢,真正成为一支让党委政府放心、让人民群众信赖的专业化青年突击队力量。

市消毒管理站的工作人员对青年突击队员进行蚊媒消杀设备使用技巧培训。记者 缪晓剑 摄

“大家注意,超低容喷雾机的雾滴直径控制在5至50微米,这样才能精准覆盖蚊虫栖息区域;药剂配比必须严格按照1:200的比例,既保证消杀效果,又避免环境污染。”成立仪式结束后,专业培训随即展开。省病媒消杀专家、市卫生健康委人才交流中心主任钟向明手持消杀设备,向队员详细讲解操作要点。

据介绍,为打造标准化消杀队伍,团市委严格对标《中山市镇村蚊媒消杀“平急两用”队伍建设指引》,投入专项经费,采购了30台超低消杀专用喷雾机和脉冲式烟雾两用机等专业设备。

青年突击队员学习使用蚊媒消杀设备。记者 缪晓剑 摄

“结合实操演练,确保队员全面掌握技术规范,实现从‘志愿力量’向‘专业队伍’的效能转化。”据团市委青少年社会工作指导中心主任蔡刘建介绍,培训现场分为理论教学与实操演练两大部分。课程涵盖器械操作、药剂配比、个人防护等内。在实操演练环节,队员各自分组,在专家指导下练习设备组装、药剂调配、背机行走等动作。

将动态支援有需要的镇街

“良都社区一组准备,携带设备前往经联社区域;环城社区组注意,重点消杀居民小区绿化带和下水道……”下午4点,培训刚结束,突击队便按照分组,火速奔赴南区良都、环城、城南、北溪、马岭、树涌等六大社区,开启首轮消杀作业任务。

在城南社区穗丰花园小区,队员背着20余斤重的消杀设备,沿着巷道缓缓前行。超低容喷雾机喷出细密的雾滴,均匀覆盖在墙角、草丛、垃圾桶周边等区域。“这些地方积水多、杂草密,是蚊虫孳生的‘重灾区’,必须仔细喷、全面喷。”突击队队员之一、中山市应急志愿服务总队备勤部部长黄日文带领队员仔细调整喷雾角度,确保消杀无死角。“得知要组建突击队,我们不少队员第一时间报了名。”他告诉记者,应急志愿服务总队将根据团市委的号召,统筹组织队员开展消杀服务学习与实践,落实到全市各社区的消杀任务。

截至傍晚6点,突击队共完成6个社区的重点区域的消杀工作。蔡刘建表示,接下来市级蚊媒消杀战疫青年突击队将与各镇街、各系统青年突击队形成联动支援机制,根据市疫情防控指挥部的统一调度,实施动态增援,重点协助疫情较重、人手紧缺的镇街开展应急消杀,全面助力提升全市防控工作的协同性与响应效能。


编辑  陈家浩 二审 朱晖  三审 苏小红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为“中山日报”、“中山商报”、“中山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中山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山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来源”为“中山日报”、“中山商报”、“中山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中山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中山网联系。
联系人:陈小姐(电话:0760-88238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