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8日上午,“百万英才汇南粤”N城联动秋季招聘活动辽宁专场第四站,在辽宁大学蒲河校区博雅楼举办。广东招聘团携199家企事业单位、超5000个优质岗位,及全维度创新政策再度亮相沈阳高校,即便当日天气寒冷,现场学子的求职热情依旧高涨,咨询、投递简历的身影络绎不绝。

落脚到安家
中山成学子“定心之选”
“中山有请‘住’梦未来——好工作+好房子,中山为你配齐”安居专区前,相关工作人员针对性解答城市区位、住房成本、安居政策等学子关心的核心问题,咨询声此起彼伏。

“立业先安居,中山不仅给岗位,更给安稳生活的底气。”中山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副局长彭荣辉介绍,专区为有意向赴中山创业就业的大学生准备了“实打实”的安居支持:一方面提供“临时落脚保障”,学子若想前往中山了解就业情况,可申请免费7天的青年驿站住宿,解决短期住宿难题;另一方面推出“长期安居福利”,此次共有5家中山房企参与专区,带来了单价5500元/平米的优惠房源,专门适配年轻人的购房需求。同时,针对到中山安居的应届毕业生、新中山人,还推出了超过1%的政府购房补贴,多维度降低安居门槛。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通信工程专业研三学子陈业山,因家人在河源,早就有到广东工作的想法,中山“伟人故里”的城市名片与便利交通更让他心生好感。此次校招,他不仅深入了解到中山产业集群发达、工作机会充足的优势,更被安居政策打动:“5500元/平方米的房价很友好,给想长期发展的年轻人吃了‘定心丸’。”目前,瞄准软件开发与控制算法领域的他,已向多家意向单位投递简历,对赴广东发展充满期待。

“当地发展机会充足,安居政策更是贴心!”辽宁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新闻系学生翟子昕,同样早就将“回广东就业或读研”纳入自己的生涯规划,她直言,现场体验让她更真切感受到中山对东北学子的欢迎。“住房是异地求职最大的顾虑,中山为我们打通了住房‘绿色通道’!”她表示,若考虑在大湾区发展定居,会优先将中山纳入选择。
乡音唤归雁
本土单位坚定学子返乡路
“驻外岗位的工作地点有哪些?”“岗位晋升路径是怎么样的?”作为集产品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于一体的大型现代照明企业,整个上午,广东奥科特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展位前一直排着长龙。奥科特HR朱岳山一边解答问题,一边向学子介绍企业深耕行业多年的优势。据其介绍,此次校招奥科特紧扣中山总部和海外业务需求,带来了驻外业务员、驻外会计、品质工程师等优质岗位。几天来企业的招聘成果显著,在辽宁大学专场,仅2小时便收到近40份适配企业需求的简历,其中不乏硕博优秀应届生。
“我是土生土长的中山石岐人,特别想回到‘中山母亲的怀抱’!”招聘活动临近尾声,辽宁大学亚澳商学院会计专业大四学生冯羡喻仍拿着简历在应聘队伍中等待。她表示,通过奥科特的招聘信息,进一步确认了返乡就业的想法。“我本科就读中外合作办学项目,英语应用是我的优势,偶然看到奥科特的驻外会计岗位,发现和我的专业、能力高度匹配,一下子就动了心。”冯羡喻坦言,自己更倾向文职类岗位,此前虽未听说过奥科特,但作为中山人,自幼便知晓“中山古镇以灯饰制造业闻名”,这份对家乡产业的天然认同感,让她对这一本土企业多了一份青睐。

不远处的中山城建集团展位同样人气高涨,与其他展位不同的是,这里的桌台上除了用人单位介绍册,还整齐摆放着一系列精美的文创产品。作为本土重要国企,中山城建集团此次打出“优质岗位+精美文创”组合拳,联动9家下属企业推出60个岗位,涵盖管培生、财务、规划设计、纪检监察、公交集团运营等领域,既适配综合学科,也精准吸纳技术型学子。
“投递简历能领文创,希望让大家感受到我们中山用人单位的诚意。”集团人力资源部经理赵丹介绍,为提升对学子的吸引力,中山城建集团推出系列文创产品作为招聘福利。此次辽宁专场,集团共准备了杯子、鼠标垫、手机支架、文件袋等7种单品,每场次各类单品总计超100份。这份诚意也吸引了不少前来求职的优秀学子,截至目前,中山城建集团每场校招平均收获超100份简历,其中研究生以上学历占比超六成。

辽宁大学文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大四学生罗培源正是被中山城建集团瞄准的一员。作为土生土长的中山人,此次校招让他深切感受到“他乡遇故知”的亲切感。“今天天气寒冷,看到这么多中山用人单位来招聘,还有‘伟人故里’的熟悉元素,心里一下子就暖了。”罗培源说,现场不少用人单位都是儿时耳濡目染的品牌,如母校中山纪念中学、中山人民医院、中山城建集团、完美公司等,“这些企事业单位近距离招聘,让我特别渴望成为家乡建设的一员。”
此次投递简历的用人单位中,他对城建集团最为印象深刻。“我意向纪检监察岗与管培岗,尤其看好管培岗,它支持跨部门轮转,能为应届毕业生提供丰富的实践经验,既是学习机会,也是优质的工作机会。”谈及求职体验,罗培源称起初略有紧张,但现场的家乡氛围让他放松下来,与HR沟通时能充分展示自我,目前已计划进行后续进一步沟通。
编辑 陈家浩 二审 朱晖 三审 苏小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