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中山正处于全力冲刺基孔肯雅热疫情防控动态清零的关键阶段。10月18日至19日,全市利用周末时间,结合“百千万工程”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掀起新一轮防控高潮。数万名党员干部和志愿者闻令而动、下沉一线,通过领导靠前指挥、全民动员参与、科技精准支撑,构建起“清源头、除死角、防反弹”的严密防线,向实现疫情动态清零目标发起全面总攻。
各级领导靠前指挥
10月18日,市委书记郭文海以“四不两直”方式,再次突击检查沙溪镇龙聚环村疫情防控工作。他深入村居巷陌,检查环境整治、积水清理、防蚊灭蚊成效,与村干部、村民群众深入交流,随机询问网格长疫情防控措施、网格化管理落实情况。
郭文海到龙聚环村督导检查。记者 夏升权 摄
在充分肯定沙溪镇前期防控成果的同时,郭文海指出:“从第一例病例出现至今持续近一个月,仍有散发病例,说明灭蚊还需要更彻底、倾盆倒水还需要更彻底。”他强调,要坚定信心、持续攻坚,持续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通过更加彻底地防蚊灭蚊、积水清理,尤其是针对长期闲置房屋的入户消杀,以及强化网格化管理,让疫情早日“拔根”、尽快动态清零。
这种不打招呼、直插现场的督导方式,有效检验了基层防控的真实成色,推动问题在一线发现、在一线解决。
类似的场景在全市各镇街同步上演。石岐街道党工委书记徐成彬带头清理社区闲置房屋积存垃圾,针对卫生黑点与死角现场督导、“现场办公”,要求建立“排查-清理-复查”闭环管理机制,确保各类隐患点位及时“见底清零”;坦洲镇党委书记汤如烈深入重点区域闲置房屋、地块一线督导,聚焦网格化落地实效,纠正“重扫地扫叶、轻积水清理”的偏差,要求将核心精力聚焦“翻盆倒罐清积水、入户查天台天井”上来;小榄镇党委书记赵锡雄在新市社区清理空置屋后,现场巡查沿途空置屋与冷巷的整治成效,协调解决社区窄巷垃圾转运难题,保障整治工作高效推进;三乡镇党委委员艾立强在校园防控检查中,特别强调对幼儿园的科学合理消杀,避免对幼儿造成影响。
两新组织的党员志愿者清理卫生黑点。通讯员供图
各级领导靠前指挥,不仅提振了大家投身疫情防控、坚定打赢动态清零这一仗的士气,更以问题导向和结果导向,校准了防控方向和力度,织密了疫情防控的“责任链”,确保了各项措施不折不扣落到实处。
更多人成为“行动者”
战胜疫情,离不开全民的参与和支持。中山通过广泛的宣传发动和组织引领,有力地将疫情防控从“政府主导”延伸为“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全民行动,实现从“要我做”到“我要做”的深刻转变。

这个周末,全市持续掀起爱国卫生运动热潮,党员干部成为这场战役的“主力军”和“先锋队”。市人社局创新建立日动态联络机制,指定8名青年党员每天动态对接8个结对村(社区),了解志愿服务需求,针对性组织发动和落实安排,提高志愿服务质效;市住房城乡建设局近200人次下沉南区街道等镇街,结合单位职能,深入建筑工地、物管小区等地,同步推进爱国卫生运动与安全生产、疫情防控检查,并严格督导8个存在问题的在建项目工地落实落细防疫举措;市农业农村局派出75人次到横栏镇结对村,与结对村一起开展环境卫生整治7次、入户宣传539户,清理黑点、积水点150余处,派发传单400余张,引导当地村民合力推动灭蚊防蚊取得积极成效;市交通运输局组织党员干部职工100多人到结对镇古镇镇开展爱国卫生志愿服务,与属地镇街干部群众一起清理卫生黑点,入户宣传防蚊措施等,引导群众积极参与疫情防控,持续做好人居环境整治;市总工会则以党建为引领,创新“点线面”工作法,发动全市职工群众掀起灭蚊清洁行动热潮,推动形成“人人动手、家家参与”的浓厚氛围。
志愿者解影(右一)讲解驱蚊包的制作要点。记者 王蔚然 摄
这场全民战“疫”中,无数跃动的“志愿红”与“黄马甲”汇聚成最温暖动人的风景线。在西区街道,像解影、辛耀西这样的志愿者,或制作驱蚊包、分享防蚊妙招,或创作朗朗上口的“防疫顺口溜”,将复杂的防控知识变得通俗易懂、入脑入心;在港口镇、板芙镇、南头镇等地,志愿者深入街巷、河涌、居民家中,清理卫生死角,宣传防病知识,构成了联防联控的坚实基座;在小榄镇新市社区,一名建筑工人志愿者在清理空置房屋时表示:“这是我今天清理的第2间空置屋,目前已清理了15车垃圾。”
在西区街道“防疫有办法·民智筑防线”防疫妙招分享会上,解影(中)分享防疫方法。通讯员供图
更令人动容的是,越来越多的普通群众和企业正在从“旁观者”转变为“行动者”。沙溪镇龙聚环村村民自发为海外邻居清理闲置侨房,守护共同家园;东区街道库充经联社、槎桥经联社在辖区公共区域安装太阳能灭蚊灯的倡议得到广大乡贤慷慨支持,募捐而来的资金将统一采购太阳能灭蚊灯进行安装;南头镇第一幼儿园的“小手拉大手”活动,让孩子们成为家庭卫生的“监督员”;西区工商联(商会)联合区青年企业家协会、市互联网应用创新协会、个体私营企业协会向西区街道办事处捐赠防蚊物资;中山翼高电器有限公司作为灭蚊灯的生产商,向西区街道办事处捐赠600余台灭蚊灯并提供技术支持。这些来自民间的智慧和自发行动,是群防群控最深厚、最持久的力量源泉,共同构筑了疫情防控的铜墙铁壁。
智慧助力攻坚防控难点
面对疫情,中山不仅依靠广泛动员的人海战术,更注重精准施策和科技赋能。各镇街在实践中探索出了许多行之有效的“精准战法”。
——聚焦难点,靶向攻坚。小榄镇新市社区直面“空置屋”存量大的难题,制定《攻坚任务清单》,集结镇城建局工作人员和建筑工人志愿者,对40间空置屋进行“硬核”清理;古镇镇则重点推进“封闭风巷”拆除整治,打通“藏污纳垢”的巷道,恢复通风通透;港口镇胜隆社区对清理后的闲置土地进行美化,变身“小花园”,既消除了孳生地,又提升了人居环境。
——网格管理,夯实基础。南朗街道将全街道科学划分为62个综合网格,依托“三级网格+专职网格员+N个责任区”架构,落实“定人、定岗、定责”管理机制,进行“过筛式”排查和面对面宣传,筑牢防控的“基础线”;坦洲镇各居民小组提前召集居民代表了解学习“两清一灭”的具体要求、直观理解“源头防控”的重要性,再由居民代表通过微信群、上门走访等方式,将防控知识传递到每一位居民。
借助无人机能有效发现蚊媒孳生黑点。图源南朗发布
——智慧赋能,提升效能。南朗街道和坦洲镇引入“无人机+大数据”的“智慧防疫”模式,让无人机化身“空中鹰眼”,巡航监测人工难以触及的屋顶、闲置地等区域,精准识别积水点和卫生死角,形成“隐患点分布图”,自动生成工单派发给地面网格员,搭建“发现-上报-处置-复核”的数字化闭环,极大提升排查的精准度和效率。坦洲镇还组建了由300名机关青年骨干组成的消杀青年突击队,配备专业设备,开展“网格化推进、地毯式覆盖”的深度消杀,并创新“消杀+指导”模式,教会居民自主消杀技能。
当前,中山基孔肯雅热疫情防控已进入全力冲刺“动态清零”的关键阶段。这场攻坚战,是对中山城市治理能力的一次全面检验,也是对全民卫生习惯的一次深刻重塑。打赢打好这场战斗,离不开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各部门、各镇街的坚决执行,更需要每一位市民的自觉参与。我们相信,只要全市上下坚定信心、持续攻坚、同心同向、精准施策,中山一定能够打赢这场疫情防控歼灭战,守护好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安全,为人居环境改善和“百千万工程”的深入推进奠定坚实的健康基础。
编辑 张英 二审 周振捷 三审 陈浩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