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请问您遇到了什么难题需要帮忙?”日前,在中山市司法局一楼大堂举行的2025年法律援助老年人专场活动中,数位律师耐心接待前来咨询的老年人,为他们答疑解惑。活动现场,不少老人围绕财产继承、子女赡养和涉老诈骗等问题进行咨询,律师们结合案例逐一解答,气氛温馨而有序。
据悉,此次活动是中山市司法行政系统护航“夕阳红”的缩影。近日,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发布2025年老年友好型社会建设典型案例,中山市司法局申报的《筑牢法律防护网 全链条守护“夕阳红”》成功入选,成为全市唯一入选案例。
“许多老年人法律意识较为薄弱,尤其在赡养、财产、防诈骗等方面容易陷入困境。”中山市法律援助处主任黄钧燕介绍,为此,中山市司法局整合市“八五”普法宣讲团、公证协会巾帼宣讲团等专业力量,深入社区、养老机构开展普法活动,重点讲解民法典、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等法律法规。近两年来,全市开展“和美乡村 法治同行”专项普法活动,播放百场法治电影,举办金融防骗宣传活动,提升老年人风险识别能力。
在服务端,中山全市公证机构为老年人开辟“绿色通道”,实行优先接待、受理、办理和出证,并为高龄、行动不便者提供上门服务。石岐公证处副主任黎清秀分享了一个案例:独居老人陈女士担心突发疾病无人照料,寻求帮助。公证员协助她办理意定监护公证,指定好友作为未来监护人,并同步完成生前预嘱与遗嘱公证。“这几份公证,解除了她多年的忧虑。”黎清秀说。据统计,2019年至今,全市共为2577名80岁以上老人提供免费遗嘱公证。
法律援助与司法鉴定协同发力,也为老年人维权筑牢防线。近期,一位72岁老人张某在短视频平台打赏近20万元,家属怀疑其受骗提起诉讼。经司法鉴定,张某患有“器质性精神障碍”,属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最终法院调解平台全额退款,并指定其子为监护人。“通过行为能力鉴定,避免主观推定争议,既防止家属滥用行为能力瑕疵主张退款,也避免平台以用户自愿为由逃避责任,有效保障老年人的合法权益,帮助他们挽回损失。”黄钧燕表示。近两年,市法援处为老年人提供案件代理与咨询近1800人次。
从普法到服务,从事前预防到事后维权,中山通过全链条法律保障体系,切实提升老年人的安全感与幸福感。中山市司法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中山将继续探索更有温度、更力度的惠老法律服务,让每一位老人都能安享幸福晚年。
编辑 侯海影 二审 朱晖 三审 查九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