擦肩而过,相隔0.5米被感染!中国疾控中心重要提醒
近日
湖南长沙一病例
颇受关注
据报道,长沙市芙蓉区3月21日新增1例新冠肺炎确诊病例。根据流调发现,该确诊病例蒋某某在3月16日曾与外地来长确诊病例夏某某(于3月17日确诊)在户外公共场所有过短暂时空交集,夏某某与蒋某某均未戴口罩,两者相向而行、擦肩而过,相隔0.5米左右。
未佩戴口罩,相隔0.5米左右就能造成传播吗?而且是在户外?
芙蓉区疾控中心专家对此表示,答案是肯定的,夏某某于3月17日确诊,当时已处于排毒期,人在咳嗽、吐痰,或者打喷嚏的过程中,从体内喷出来的飞沫有大有小,大颗粒的飞沫会直接沉降到地面,而一些小颗粒的飞沫会悬浮在空气中,其他人吸入即可造成传播。而此时,蒋某某没有佩戴口罩,从而被感染。
芙蓉区疾控中心专家表示,无论新冠病毒再怎么变异,仍然是通过飞沫、接触等方式传播,要想防止病毒感染,规范佩戴口罩、勤洗手、手消毒、保持安全距离是性价比最高、最简单的防护手段。
温馨提醒:每个人都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在日常生活中务必要坚持规范佩戴口罩,勤洗手,公共场合保持1米社交距离,自觉做好个人防护,进入公共场所要主动配合扫防疫“场所码”,主动配合疫情防控举措。最大限度减少人员聚集。
22日下午,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疫情防控工作有关情况。
▋吉林省疫情处于高位发展阶段
截至3月21日,全国累计报告接种新冠病毒疫苗323036.7万剂次,完成全程接种的人数为124041.3万人。
当前,全国新增本土感染者仍在快速增加,疫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复杂。要坚决采取果断措施,疫情发现要更早,疫情处置要更快,落实防控措施要更实,服务群众要更到位,尽快遏制疫情扩散蔓延势头。
3月1日—21日,全国累计报告本土感染者超过41000例,波及28个省。
吉林省疫情处于高位发展阶段,3月1日—21日,累计报告感染者超过22000例,自3月14日以来连续8天每日新增感染人数均超过1000例,疫情主要集中在吉林市和长春市,两市社会面传播风险仍然存在。
发布会上,国家卫健委解读《区域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组织实施指南(第三版)》的修订要点:一是强调科学精准,对划定的区域进行核酸检测。将第二版指南中的“全员”修改为“区域”,区域大小由疫情防控需要决定。二是进一步明确完成时限要求。规定了划定范围的核酸检测应当在24小时内完成。三是增设9个工作专班。在多个方面作出了更加具体有针对性的指导。
▋吴尊友:通过洗手可以有效切断新冠病毒“物传人”途径
3月22日,中国疾控中心流行病学首席专家吴尊友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介绍,在过去两年多的新冠防控中发现,新冠病毒可能通过“物传人”的途径造成感染,但它在疫情扩散当中的作用非常有限。
通过洗手可以简单有效地切断这些传播途径,保持手的清洁卫生可以有效降低新冠病毒感染的风险。
日常工作和生活中,人的手接触到被细菌或病毒污染的物品,如果不能及时正确洗手,手上的细菌或病毒可以通过手触摸口、眼、鼻等进入人体。
呼吸道传染病主要是通过近距离飞沫传播,也可以通过手接触污染物体表面造成传播。所以,在新冠肺炎预防中,我们把手卫生作为一项重要个人防护措施予以强调。
◆中山日报社云媒体中心
◆编辑:高倩荷
◆二审:谢琼
◆三审:程明盛
◆素材来源:浙江普法、澎湃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