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腾虎跃谱新章 | 让海上“大风车”点亮万家灯火
发布时间:2024-02-12 来源:南方日报

如果要以“广东的海”为题作画,大多数人会描绘出海浪、海鸥、日出等元素。而对河北人娄淑军而言,在这片广阔深邃的大海中,还有一道崭新的风景线——不停转动的“大风车”。

“大风车”即海上风电机组。今年48岁的娄淑军,人生一大半的时间都在跟能源行业打交道。在双碳战略大背景下,有着5年火电、12年陆上风电工作经历的他,顺势转入海上风电新赛道,成为推动汕头风电产业“跨陆入海”的参与者和见证者。

4年前,娄淑军循“风”来到汕头,担任大唐汕头新能源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总经理。在他的带领下,2021年并网投产的大唐南澳勒门I海上风电项目成为汕头首个海上风电项目。2023年,该项目平均单日发电量可满足23.1万户家庭一日的用电需求。

电从海上来,点亮万家灯火的同时,也映照出娄淑军的初心使命。春节期间,与往年一样,作为海上风电“保供人”,为了让电能运输不卡壳、不断链,娄淑军带队严格落实24小时值班轮守,保障海上风电机组始终处于最佳运行状态。“度电必争,我们假期供电不打烊。”娄淑军笑着说。

保障项目安全运行超700天

新春时节,汕头市南澳县南部海域勒门列岛附近,海风劲吹,一座座壮观的海上“大风车”渐次铺开,巨大的风机叶轮随风转动,悄然进行着风与电之间的能量转换。

“从投产之日起,我们的项目已经安全运行了超过700天。”在大唐南澳勒门I海上风电项目陆上开关站集控室,娄淑军例行开展安全生产检查,技术人员聚精会神地注视着监控屏上跳动的数字,密切关注着海上风电机组的实时运行情况。

屏幕上,35台风电机组依次排列,海上风速、发电量、上网电量等信息实时显示,装机容量7兆瓦的风电机组近来基本处于满发状态。过去一年,该项目全年发电量突破8.35亿度,同比增发超1亿千瓦时,超可研年发电量10.5%。

“项目投产以来的发电量和利润屡创新高。”娄淑军告诉记者,2023年,在年平均风速不如2022年的情况下,大唐南澳勒门I海上风电项目做到了风机可利用率超99%,年利用小时为3406小时,居广东区域第一。

以潮汕美食促进地域文化交流

首个项目的成功,给娄淑军带来更强的信心。连日来,娄淑军奔波于大唐汕头南澳勒门I海上风电扩建项目,前期各项手续正在稳步推进中。

要效率,更要安全。春节前,娄淑军带领公司开展“地毯式”安全检查,包括做好交通船隐患排查、220千伏海缆登陆段巡检工作,以及陆上开关站防汛设备设施运行、防汛物资储备等。

辽阔的海域面积、富足的风能资源和优异的开发条件,使汕头成为全球最具开发价值的海上风场之一。这一蓬勃发展的新能源产业,不仅吸引了大唐集团等特大型央企进驻,也给年轻技术人才创造了机会。

“公司里一半的员工都是外地人,而且都是年轻的专业技术人员。到明年,公司的‘00后’将达到一半以上。”娄淑军告诉记者,前几日,公司还特别举办了一场新年联欢会,让员工施展自己的才能,也为大家送上节日的祝福。

临近春节,公司发放给员工一些汕头当地的特产美食,让不少外地员工带回家去。在娄淑军看来,这样能够促进双方地域文化的融合与交流,对汕头也是一种宣传和推广。

“在不用轮值的时候,我跟大家一样,也会抽出时间陪伴家人。”他说,“特别是带回汕头的牛肉丸、鱼丸、紫菜、海鲜等美食,很受欢迎。”

对推动海上风电跨越发展充满信心

谈及新年新愿望,娄淑军最记挂的还是海上风电产业的发展。

发展海上风电产业,汕头真正站在了“风口”上。当前,汕头被纳入广东省海上风电发展规划的装机容量达3535万千瓦,未来开发潜力将超过6000万千瓦,相当于3个三峡水电站。

汕头海上风电蓬勃发展的同时,海洋牧场也在加快建设。大唐汕头公司正积极发挥技术、人才和资金优势,攻关核心技术,谋划“海上风电+海洋牧场”建设,创造性提出“海上风电开发建设单位+海洋牧场开发建设单位+渔业养殖单位”的“ABC”联合开发模式。

“我们对新的一年充满信心,未来要打好三大攻坚战。”娄淑军表示,一是要做好南澳扩建项目,实现2024年开工投产,并争取在粤东拿到第一个国家优质工程;二是要建设现代化海洋牧场,探索海洋产业融合发展新业态;三是要创建智慧海上风场标杆,未来做到陆上开关站无人值守、少人值守,实现智能运维。

从“开发首个项目”到“建设国际风电创新港”,娄淑军见证了汕头海上风电从无到有、从弱到强,实现跨越大发展。在汕头,正因为有这些海上“追风者”的坚守,一台台百米高的白色风机才能日夜迎风转动,“绿电”才能持续从海上传来,源源不断送往千家万户。

◆编辑:龙慧◆二审:陈吉春◆三审:赵伟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为“中山日报”、“中山商报”、“中山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中山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山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来源”为“中山日报”、“中山商报”、“中山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中山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中山网联系。
联系人:陈小姐(电话:0760-88238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