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书无障碍沟通系统在广州市政务服务中心率先落地。南方日报记者 李鹏程 摄
无障碍沟通设备、让建筑物降温的新材料、室内精确导航……多款科技创新成果将在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期间实现城市级应用,更将惠及市民群众。从赛时应用到赛后转化,广州将成为首试首用的应用场。
在广州市政务服务中心,一名听障人士借助翻译设备即可与工作人员直接“对话”。通过“音书无障碍沟通系统”,手语翻译志愿者接入,将其诉求告知工作人员。该设备还可同步把沟通信息翻译成文字。
在香港科技大学霍英东研究院,有一款特殊材质制成的白色夹克。穿上这款夹克,可让周身温度降低。研发团队成员朱龙潜博士介绍。“摸得着的舒适感”不仅体现在人身体上,还体现在建筑上。志愿者服务站多为集装箱式的箱体结构,经过露天暴晒内部会非常炎热。霍英东研究院项目组通过仿生技术,模仿撒哈拉银蚁表面的纳米毛发结构,研发了一种无需耗电即可实现降温的被动辐射制冷涂料。
全运会期间,人们置身偌大的体育场馆,如何快速抵达座位?广州码石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发轻量级地图引擎,支持建筑3D全景外观、室内地图与室外地图的无缝切换。
◆编辑:徐雨君◆二审:郑沛锋◆三审:周亚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