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活力中国调研行”主题采访活动中,记者先后走进北京、广东、安徽三省市,实地探访产业创新:
平均每3天,这里生产一颗中型商业卫星——银河航天(北京)网络技术有限公司在浩瀚宇宙中“添星”“织网”,构建起我国首个低轨宽带通信试验星座。目前,北京市商业航天产业规模已突破2600亿元。
平均每30分钟,这里制造一台工业机器人——广东佛山美的库卡智能制造科技园是全国最大的工业机器人生产园区之一。去年,广东省工业机器人产量超24万台(套),同比增长31.2%,占全国市场总量的44%。
平均每30秒,这里下线一辆新能源汽车——安徽合肥今年1至5月生产新能源汽车46.7万辆,较两年前同期翻一番。安徽省汽车出口量居全国前列,我国每出口4辆汽车就有1辆“安徽造”。
……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积极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
牢记嘱托,砥砺前行,北京、广东、安徽等地坚持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不断促进新动能集聚、新业态涌现、新产业壮大。
锚定科技创新,未来产业引领产业未来
“起飞!”一秒钟原地升空,最高时速达100公里,广东空天科技研究院研发的单人喷气飞行背包,于今年初首次实现载人样机多科目自由飞。“未来,不仅能把穿戴者送上天,还能进行高空悬停作业。”飞行器总体设计师陈旭智介绍,这款飞行背包适用于特种作业、应急救援、短程通勤等多元场景,科幻画面正在成为现实。
培育未来产业,既要对未来有信心,也要对当下有耐心。前期投入大、回报周期长、孵化风险高,低空经济如何振翅“高飞”?有赖于耐心资本的助力与呵护。去年6月,广州市政府组建总规模100亿元的广州天使母基金,相继与包括广东空天科技研究院在内的62家单位建立合作,提供科技成果转化资金支持,迄今已完成7只参股子基金设立,储备直投项目超1100个。
在合肥,走进国家航天局、安徽省、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三方共建的深空探测实验室,3D打印设备生产的月壤砖引人注目。设备能以1300摄氏度高温熔化月壤,无需从地球携带辅料。“用月球的土,烧月球的砖,建月球的家。”深空探测实验室未来技术研究院高级工程师杨洪伦介绍,这款3D打印设备的应用场景越来越广。
发展未来产业,既要夯实基础研究硬支撑,也要优化产业生态软环境。近年来,安徽发挥科教资源丰富的优势,加快建设大科学装置等国之重器。2024年,安徽布局筹建首批10个省级未来产业先导区,涉及量子科技、空天信息、通用智能等领域。今年一季度,安徽省级未来产业先导区集聚产业链重点企业超100家,产业规模超196亿元。
今年4月,来自北京经开区的天工Ultra机器人走上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赛场,用时2小时40分42秒,跑完约21.1公里,途经14个90度以上弯道,穿越碎石子障碍带,夺得全球首个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赛事桂冠。获得亚军的松延动力N2机器人同样“身怀绝技”,能连续后空翻,目前销售订单逾2000台,合同金额上亿元。
壮大未来产业,既是一场时不我待的“竞速跑”,也是一场旷日持久的“马拉松”。“既要快人一步、抢占先机,也要持之以恒、久久为功。”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局长姜广智介绍,北京市已聚集机器人骨干企业400余家,其中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机器人企业57家,居全国首位。2024年,北京机器人产业营收超过300亿元,同比增长近50%。
“今天的未来产业,很可能就是明天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决胜竞争的支柱产业。”北京市市长殷勇介绍,北京前瞻布局了通用人工智能、第六代移动通信、元宇宙等23个未来产业发展方向,其中人工智能企业突破2400家,核心产业规模近3500亿元,均占全国一半以上。
撬动产业创新,战略性新兴产业以“新”促兴
一架无人直升机,性能有多强?翻山越岭,最高可飞抵海拔6500米;逆风作业,最大可抵御8级阵风;负重高飞,最多可运输200公斤货物……深圳联合飞机科技有限公司研制的TD550D无人机,今年3月获中国民用航空局颁发的无人直升机系统型号合格证。“成立11年来,集团申请专利超600项。”联合飞机集团深圳基地总经理李晓亮介绍,企业先后为神舟十三号、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发射提供无人机保障。
下好产业发展“先手棋”,首要靠创新。中国无人机专利申请量占全球七成以上,其中广东无人机专利申请量逾2.6万项,居全国第一。目前,广东低空经济规模超千亿元,消费级无人机市场份额占全国95%,工业级无人机市场份额占全国54%。广东累计开通无人机航线超700条,无人机物流配送年飞行近80万架次。
一片卫星太阳翼,厚度能多薄?约1毫米!银河航天(北京)网络技术有限公司研制的灵犀03卫星太阳板薄如蝉翼,折叠后仅5厘米,抵达距离地面50万米的轨道时,则能延展成长9米、宽2.5米的金色“翅膀”。“这款卫星使用柔性太阳翼,厚度降至刚性太阳翼的1/20,同等荷载下的面积更大。”银河航天创始人徐鸣介绍,柔性太阳翼能吸收更多光能,当前卫星正以每秒约7公里的速度绕地飞行。
扭住产业发展“牛鼻子”,关键在质优。北京聚集商业航天领域高新技术企业超300家,形成运载火箭、卫星制造等全产业链。众人拾柴火焰高,要素资源高效流转,银河航天供应链合作企业数量从2018年创立之初的117家增至如今的1300多家,其中超过一半是民营企业,单颗卫星研制成本从上亿元降至千万元量级,研制周期缩短80%。
一台工业机器人,精度有多高?0.2毫米!在安徽江淮汽车集团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联合打造的合肥尊界超级工厂,超过1800台智能机器人同步作业,实现冲压、焊装、涂装、总装车间全面自动化与数字化,借助华为自研算法,能对全工艺流程2.6万处关键质量数据进行分析与追溯,每秒数据采集量达30万条。
打好产业发展“组合拳”,重在协同发力。2023年底,江淮汽车集团携手华为,投资约100亿元打造合肥尊界超级工厂,年产能达20万辆。作为全国新能源汽车“换电”试点、“双智”试点、产业链供应链体系试点、“车路云一体化”试点的“四试点”城市,合肥2024年生产新能源汽车137.6万辆,同比增长84.4%。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培育新质生产力的重要阵地,我们将大力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加快打造具有重要影响力的新兴产业聚集地。”安徽省委书记梁言顺介绍,“十四五”以来,安徽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年均增长16.1%,去年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达43.6%,较2013年的20.7%翻一番。
推进发展方式创新,传统产业改造升级焕发新机
无需司机驾驶,方向盘自动旋转,北汽福田氢能源L4级自动驾驶重卡畅行在京津塘高速公路上,刹车、油门由电子信号控制,决策响应速度在0.5秒以内,非紧急情况下,安全员可全程不接管车辆。始建于1958年的北汽集团,曾创造了中国汽车工业的多项纪录,去年整车销量逾171万辆,营业收入超4800亿元。今年1月,北汽集团宣布将在所有车型上布局自动驾驶技术,成为北京市传统汽车产业转型的一道缩影。
技术演进与商业推广相互促进,助力传统产业向高端化跃升。2020年,全球首个高级别自动驾驶示范区落户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全市已实现600平方公里设施智能化部署。“车在跑、路在看、云在算。”北汽福田智能驾驶总工程师田俊涛说,企业的自动驾驶出租车、卡车相继投入商业运营。目前,北京自动驾驶累计测试里程突破6200万公里。
铜水奔涌,气浪扑面,在铜陵有色金属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金冠铜业分公司,车间内的工人并不多,奥秘何在?800余台5G终端设备遍布各个生产环节,这座铜冶炼工厂,去年入选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的《2024年5G工厂名录》。传统作业方式下,工人在60多摄氏度的电解槽旁工作时大汗淋漓。如今,机械手臂、智能运输小车和数字孪生系统应用后,企业生产线智能化、自动化率达90%。
政策引导与市场驱动双向发力,助力传统产业向智能化迈进。近年来,铜陵有色金属集团建成智慧矿山、智能工厂等93个智能化项目。截至今年一季度末,安徽省2.46万家规上企业已全部启动数字化改造,其中1.88万家规上企业实现数字化改造,占全部规上企业的76.25%。
全球每3台液晶电视中,就有1台使用广州视源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主控板卡。“‘广东屏’能刷屏世界,关键在于做好一块屏里的创新文章,企业液晶电视主控板卡出货量逾7.7亿片。”视源电子首席技术官杨铭介绍,企业旗下品牌青松光电2023年发布LED“碳”索计划,经评估,全系列产品一年可节电1273万千瓦时,相当于种下13022公顷阔叶林。
节能降耗与可持续发展相辅相成,助力传统产业绿色化转型。截至今年初,广东累计创建国家绿色工厂490家、绿色工业园区13家、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104家。擦亮绿色发展底色,广东2024年规模以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下降2.8%。党的十八大以来,广东以年均3.5%的能耗增速支撑了年均6.3%的经济增长,能耗强度累计下降21.8%。
“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一手抓传统产业改造,一手抓新兴产业、未来产业育成。”广东省省长王伟中说,广东将继续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建设更具国际竞争力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推动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广东实践。
原标题:
新动能集聚 新业态涌现 新产业壮大(活力中国调研行)
——京粤皖三省市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
◆编辑:吴玉珍◆二审:张耀文◆三审:周亚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