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近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下称“十五运会”)举行,广州多个赛事场馆改造进入尾声。其中,广州五大赛事场馆的改造成为诠释“老城新生”的典范。这是一场让人“眼前一亮又一亮”的焕新之旅。当科技赋能碰撞人文关怀,这些场馆不仅承载着赛事的巅峰时刻,更将点燃全民健身的热潮,延续体育精神的火种。
主场馆:广东奥林匹克体育中心
改造亮点:活化场馆空间 新造全民健身平台
图为奥体中心场馆内空间 图源南方+
作为主会场的广东奥林匹克体育中心是改造的重点,本次主要改造奥体中心体育场、游泳跳水馆,新建赛事指挥中心,也翻新了附属建筑物,并进行整体景观提升。“体育要为人民的健康需求和社会发展赋能。”广东奥林匹克体育中心升级改造项目设计总负责人罗建河介绍道。因此,“兼顾赛时赛后利用”的理念始终贯彻在场馆改造的过程中。
完全开放的中心体育场的二层,在比赛进行中为观众大型疏散平台,在比赛结束后将成为开放式全民健身活动空间。另外,奥体中心的室外广场,辅以大量的林荫及户外设施,建设骑行绿道和人行跑道。在赛后,摇身一变为全民共享的体育公园。
改造亮点:“绿”力全开 减碳有方
图为广东奥林匹克体育中心改造焕新 图源南方+
在持续发展方面,场馆的改造暗藏了一些节能低碳的设计巧思。体育场二层的玻璃被取消掉了,原来的室内场景变成了一个半室外的空间,被取消的中央空调也降低了能耗。另外,场馆的立面上增加了一些挑檐,在建筑的屋面上增加了光伏发电板。设计团队表示,这样的设计全年可以减少大概200吨的碳排放量。
改造亮点:换上夏装 秒变“零耗能空调”
图为奥体中心的遮阳设计 图源南方+
岭南气候常被调侃“长夏无冬”,设计团队对此为奥体中心“量身定制”了一份“清凉秘籍”:浅色外饰面就像是为场馆穿上了浅色的“防晒衣”,搭配外走道遮阳,大大减少了进入室内的热量。再顺应主导风向增加通风开口,让自然风自由穿梭降温,给观众带来清凉的感觉。
改造亮点:罩棚屋面“飘带飞扬” 尽显“岭南气质”
图为广东奥林匹克中心像“飘带”一般的罩棚 图源广州日报
标志性“飘带”罩棚经升级后,线条更流畅,如云端绸缎凌空舞动;花瓣式看台延续木棉造型,尽显岭南风情;水平挑檐化作“湾区浪涌”,浪花翻腾跃动湾区活力。这些别出心裁的巧妙设计,其实细节里藏着地域DNA,那就是一股浓郁的“岭南味”,体现新时代广州活力、开放、缤纷的城市形象。
改造亮点:奥体改造“内外兼修” 凸显人文关怀
图为场馆内的空间改造 图源南方+
广东奥体中心体育场的二层平台外圈,新设计为一个外挑的平台空间,可以布置临时外摆或摊位,举办各类文体相关的集市、展览、表演、趣味竞赛等活动。在内圈设计了卫生间、母婴室、休息区等设施,为各类活动提供配套服务。
改造亮点:切换夜间模式 灯光照明美轮美奂
图为夜幕中的奥体中心 图源南方都市报
除了主力改造的奥体中心主体育场部分,初夏夜幕中,黄村奥体中心的奥林匹克广场以及其他场馆顶部也同时点亮灯组,包括游泳馆、网球场等。
场馆二:广东奥林匹克体育中心游泳跳水馆
改造亮点:智能分区调光 迎接“高光”名场面
图为奥体游泳跳水馆完成升级改造后的首场比赛 图源南方+
水球小将投入激烈的比赛中,溅起清澈的水花。5月30日上午,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水球测试赛暨广州市第十九届青少年运动会水球比赛在奥体游泳跳水馆举行,这是广东奥体游泳跳水馆完成升级改造后迎来的首场比赛。作为十五运会水球项目和跳水项目的比赛场馆,广东奥林匹克体育中心游泳跳水馆在此次改造中,新引入的智能灯光控制系统,在不同亮度的分区内,可以实现精准调光,为运动员在比赛中创造舒适的视觉条件,迎接属于自己的“高光”名场面。
改造亮点:系统性优化 打造一流赛事环境
图为改造后的奥体中心跳水馆 图源南方+
奥体游泳跳水馆升级了水质处理系统,采用科学的循环过滤系统与优质的消毒杀菌工艺,规避了泳池中氯消毒药剂对运动员皮肤、眼睛和呼吸道的刺激。同时,泳池底部新安装了智能水质监测仪,实时追踪水温、pH值、余氯、浊度、ORP五大关键指标。此外,场馆内还拓宽了跳台、增加了陆上训练器材等,为参赛的运动员打造国际级的赛事环境。
场馆三:广州体育馆
改造亮点:无障碍服务“全链关怀”随时on call
图为场馆内的主要出入口安置了无障碍服务桩 图源南方网
作为十五运会蹦床、排球比赛场馆,广州体育馆内的各个主要出入口设置了无障碍查询屏和无障碍服务桩,可以帮助残障人士进行远程呼叫求助,而这些求助信息会被传送到无障碍服务信息中心,并得到实时、在线的帮助。
场馆四:广州大学城体育中心体育场
改造亮点:智慧赋能场馆 让观众身临其“赛”
图为改造后的智慧型体育场馆 图源南方+
广州大学城体育中心体育场将承办U16女子足球比赛项目。为了迎接十五运会,广州大学城体育中心体育场以科技赋能焕发新生,打造国内领先的智慧场馆。AR实景导航实现“一部手机畅行全场”,配合全新LED屏与声学系统,构建沉浸式观赛体验。
场馆五:天河体育中心
改造亮点:复建南大门门楼 焕新城市记忆
图为天河体育中心 图源南方网
为迎接十五运会,天河体育中心在保留原有风貌基础上全面升级。设计团队介绍,这次改造最大的动作便是在南广场复建了“天体”的南大门门楼。“天体之门”造型上延续原门楼简洁大气的白色柱体与顶棚形态,兼顾耐久性与光影效果。技术上主体采用钢结构,结合现代建筑技术,提升安全性与功能性。场馆内部则通过设备智能化更新、空置区域活化实现低碳运营。这次改造为老场馆注入了新的生命力。
◆编辑:吴玉珍◆二审:张耀文◆三审:周亚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