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我们现场总共拦查凌晨2至5时违规运行大客车1520辆,带动全省现场查处大客车交通违法行为5.9万余宗。”省公安厅相关负责人介绍,这背后的“功臣”是重点车辆动态监管系统,“该系统能实时掌握车辆、驾驶员基本信息和车辆运行轨迹等数据,一旦出现异常就会自动触网报警”。
道路运输安全事关千家万户,广东全力把好交通安全“方向盘”。今年以来,省交通运输厅、省公安厅等部门将“防范治理重特大交通事故风险”作为年度重点工作,组织开展整治面包车非法营运、违法载人专项行动,“一件事”全链条攻坚治理大客车风险等专项行动,并借助行业专家、先进科技的“火眼金睛”,抓实抓牢“隐患排查治理年”行动。
“1至7月,全省交通运输行业接报安全事故数量和死亡人数同比双下降,无重特大事故发生。”省交通运输厅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今年行业安全形势虽平稳向好,但仍需注意大客车、面包车非法营运、违法载人等方面安全隐患,持续防范客运车辆群死群伤风险。
开展专项行动▶▷
交通执法机构查处案件
超9.4万宗
瞄准重点领域安全短板,广东扎实推进交通运输部部署的“十四个”专项行动,全面提升行业安全基础。
进入汛期以来,广东台风、强降雨等极端天气多发频发,对交通运输安全构成较大威胁。为应对汛期重大灾害带来的道路安全风险,省交通运输厅共组建34支省级应急队伍,形成“1+34+N”三级交通运输应急调度体系。
今年以来,这些应急队伍多次出现在暴雨、洪流之中。8月4日,广佛肇高速鼎湖站至小湘站路段K112+900处因泥石流倾泻至路面,造成交通中断。事发后的6个昼夜,共250名抢险人员、149台班各类机械设备投入路面清洗及修复,直到该路段双向主线恢复通行。
交通运输事关群众出行安全,需紧盯城市客运、水上交通、公路运营等客运领域,以“小切口”解决“大问题”。
上半年,“3·13”湛江兰海高速较大交通事故等案例,暴露出面包车等重点车辆存在不容忽视的肇事风险。3月以来,广东开展整治面包车非法营运、违法载人专项行动。
该行动由省交通运输厅、省公安厅交通管理局部署,聚焦“三高”——高发面包车型、高发通行路段、高发风险时段,共设置350个省际和市、县道路查处点,形成“进城口+服务区+源头地”立体防控网络。
针对大客车疲劳驾驶等突出问题,省公安厅、省交通运输厅开展大客车凌晨违规通行专项整治,全面梳理全省道路凌晨2时至5时大客车通行情况,逐一比对违反通行规定线索,严厉查处超员、疲劳驾驶、非法营运等行为。
数据显示,3月13日至5月13日,全省交通运输部门查处客车非法营运案件3069宗,同比上升21.1%;公安交管部门查处面包车交通违法行为24.9万余宗,其中超员6036宗,移交涉嫌非法营运案件1713起,刑事立案132起、刑拘138人。
随着专项行动铺展开来,上半年,全省交通执法机构查处各类案件94269宗,落实监管执法行政处罚11597次,明察暗访372次。
万名专家下基层▶▷
核查督导11地市146个风险点
今年以来,广东持续推进交通运输领域“万名专家下基层”活动,以安全专家之“智”,赋能交通隐患排查之“治”。
省交通运输厅分两次各派出4个检查组,每组邀请专家开展全省在役公路重大、较大灾害风险点(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回头看”督导核查行动。该行动从基础资料、灾害处置、风险管控、质量控制和监测预警五个方面系统开展,共完成11个地市146个风险点的核查督导工作。
“此轮督查共发现287项问题,提出建议措施507条。”省交通运输厅相关负责人介绍,专家发现问题后,会指导企业从完善规章制度、优化设备设施等环节入手,提升其安全生产水平和应急处置能力。
省公安厅则搭建专门架构、组建专门力量,建立省、市级道路交通事故防范中心。严格选拔多名民警到专班工作,每日研判下发违规大客车线索、线上巡查基础执法情况、抄告车辆属地监管部门,每周研判分析整体形势、开展实地督导检查。
明确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是指导基层及时发现隐患、推进重大事故隐患动态清零的重要保障。
先后出台《广东省道路运输和城市客运领域重大事故隐患判定工作指引》等文件,编写《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汇编》,组织开展《公路水运工程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指引的编制工作……今年以来,广东持续完善交通运输行业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体系,筑牢出行安全底线。
基层单位、企业除了接受专家指导,更需要主动熟练掌握重大隐患判定标准,确保在安全生产工作中准确理解、适用规则。
今年以来,广东通过视频会议、现场帮扶等方式,开展重大隐患判定标准解读活动,提升基层查找整治重大隐患水平。数据显示,全省各地交通运输主管部门累计开展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专题安全教育培训2526次,覆盖42824人次;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宣贯解读3574次,覆盖98097人次。
强化科技支撑▶▷
约36万“两客一危一重”
车辆纳入监管
当前,随着高科技深化应用,广东道路运输安全治理模式持续转型升级。
最近,深圳一辆中型客车未取得道路客运资质就营业的案件引发关注。事发当天,广东一家国际旅行社旗下一辆中型客车,搭载16名旅行团成员从深圳开往广州从化区,被深圳市交通执法支队龙华大队精准查获。
此番查获如此精准,依靠的是省级部门牵头研发的“两客一危一重”车辆智能监管系统。
什么是“两客一危一重”车辆?是指公路客运、旅游客运、危化品运输车辆及重型货车,一旦发生事故,后果不堪设想。由于这些车辆“小散弱”特征明显,加上各地推行的车辆智能监控设备可能存在系统不一、数据互通困难,亟须建立统一的监控管理平台以加强规范。
近年来,广东组织“两客一危一重”车辆安装使用智能视频监控报警装置,建设智能监管系统,汇总、分析、应用车辆运行数据。截至目前,全省约36万辆“两客一危一重”车辆已纳入智能监管系统管理,是全国第一个也是目前唯一完成的省份。
针对大客车等重点车辆“底数不清”等问题,省公安厅协调部科研中心、省交通运输厅和11省交管总队,整合共享各类数据资源,汇聚2023.61万条数据,建立重点车辆动态监管系统,实现对进入广东的大客车快速准确识别。
保障道路基础设备设施安全防护水平,是筑牢交通运输行业安全基础的“牛鼻子”。
一方面,广东扎实推进交通运输设备设施更新,计划购置新能源城市公交车2087辆、安装更新智能监管系统60套;另一方面,打造干线公路结构监测系统,加强基础设施安全防护。截至7月底,全省已完成1263处边坡、460座桥梁、50座隧道的系统建设。
据介绍,在系统支撑下,边坡安全风险评估工作效率提升3倍,船撞事故后桥梁安全评估时间由2天减少到2小时,隧道异常的发现时间也缩短至1分钟以内,且更加精准。
隐患排查治理工作任重而道远。省交通运输厅相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将紧盯道路运输、城市客运、水上交通等重点领域,加强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加大与公安、应急、气象等部门联动,强化应急储备建设,持续做好交通运输领域风险隐患防范化解工作,确保全省交通运输安全稳定。
◆编辑:李靖◆二审:郑沛锋◆三审:赵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