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博览会上,人形机器人“小擎”演绎“斧头舞”。南方日报记者 苏韵桦 摄
8月22日上午,第33届广州博览会和第11届国际发明展览会在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展馆开幕。本届广州博览会以“双向赋能促循环,新质发明创未来”为主题,展览面积近18万平方米。
本届博览会聚焦畅通国内大循环,积极搭建对口帮扶协作地区、友好城市“双向赋能”高效平台,特设立了国内城市展专区。据统计,超30个省市政府代表团参展参会。
首设新质生产力主题展区
本届广州博览会以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为核心目标,较往届实现多个突破:
首次设立新质生产力主题展区。聚焦人工智能与机器人、智能网联与新能源汽车等新兴产业领域,集中呈现智能制造领域的前沿技术与创新产品。
首次与国际发明展强强联动。本届博览会与第十一届国际发明展和“一带一路”暨金砖国家技能发展与技术创新大赛首次强强联合,在广州同期举办;吸引了来自全球3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的300多位嘉宾参与,展出2000多项中外发明成果。
首次覆盖新质生产力多场景应用。在广州新质生产力展区,广汽、视源电子、亿航智能、小马智行、高擎机电、里工机器人等创新力量汇聚。情绪情感引擎机器人、外骨骼智能穿戴、智慧陪伴机器人等多种智慧养老前沿产品首次亮相广州老博会专业展区;基因编辑、细胞治疗、类器官、器官芯片、3D打印等生物制药前沿技术在广州医博会专业展区集中展示。
首次设立机器人表演专区。汇聚近150个机器人上演智趣盛宴,抓住暑假黄金期,点燃青少年科学探索热情。在这里,观众既能看到灵动的跳舞机器人通过AI系统识别音乐,快速匹配与之适配的舞蹈动作;也能看到AI中医机器人快速精准采集舌象、脉象,给出专业的体质辨识和健康建议;还能体验精准分析棋局的下棋机器人,感受到与机器人高手过招的新奇刺激。
消费帮扶专展首次亮相
此外,记者从广州市协作办公室获悉,广州博览会已连续5年设立乡村振兴展区,充分展示“百千万工程”帮扶协作和乡村振兴成果成效,为促进区域市场一体化建设赋能增效。在“百千万工程”暨乡村振兴展区,汇聚了全国各地的名优农产品和食品,广州对口帮扶协作地区超1000家企业参展,积极促进产销精准对接。
本届广州博览会还首设消费帮扶专展,以“消费帮扶,携穗共赢”为主题,依托大湾区独一无二的市场规模和“食在广州”的文化底蕴,持续加强消费帮扶重点城市建设。此次展会特别邀请来自全国消费帮扶重点产区、重点城市的代表参展参会,邀请包括电商平台、连锁超市、帮扶专馆和行业协会、工会系统等近1000家采购商代表到会,专门设立平台企业、连锁超市线下专属对接区,开通线上对接通道,以及直播电商渠道。展会期间,将组织8场精准产销对接活动,吸引了来自80个地市、超过320家企业踊跃报名参展,展览面积达2万平方米。
◆编辑:李靖◆二审:郑沛锋◆三审:赵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