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0月23日,港珠澳大桥将迎来开通七周年。七年来,这座跨越伶仃洋的“世纪工程”不仅成为粤港澳大湾区融合发展的“超级纽带”,也成为外贸增长的强劲引擎。据拱北海关统计,截至今年9月,该关监管经港珠澳大桥珠海公路口岸进出境车辆累计1893.1万辆次、进出口货物总值累计1.24万亿元。其中,今年前9个月,进出口货物总值达2288.8亿元,同比增长37%。
新业态:电商奔涌 链接全球
大桥口岸的跨境电商出口查验平台,每天都是一派繁忙景象。一个个待检包裹在大型X光机的传送带上快速移动,企业申报信息与过机图像同步展示在海关查验电脑终端上。每个包裹平均6秒内就可完成“非侵入式查验”。
“这里日均近500辆跨境电商货车通关,满载超过160万个包裹‘飞’向全球130余个国家与地区。”拱北海关所属港珠澳大桥海关监管四科科长龚忠年介绍。这条“大桥通关—港澳转链—全球速达”的“电商快线”包裹量迅猛增长。数据显示,今年前9个月,经大桥口岸通过海关跨境电商管理平台出口已突破764.6亿元,同比增长99.2%,货值已经超过去年,大桥口岸跃居全国跨境直购(9610)模式出口第二大口岸。
作为行业巨头,菜鸟集团于2020年落地大桥口岸开展业务,见证了跨境电商业务的迅猛增长。“目前,菜鸟每天通过大桥口岸出口的跨境电商包裹有10多万件。海关推出一系列便利化措施,‘全天候’保障跨境电商包裹顺畅通关。这样的稳定、可预期的通关环境,极大缩短了企业物流时间,增强了我们布局全球、承接更大业务量的信心。”菜鸟集团关务运营负责人感慨道。
拱北海关聚焦培育外贸新动能,持续优化监管,服务引导跨境电商业态健康发展,“我们通过信用管理手段实施精准监管,落实‘简化申报、清单核放、汇总统计’‘优先查验’等便利化措施,更好助力电商企业‘出海淘金’。”拱北海关所属港珠澳大桥海关综合业务一科科长李媛媛介绍。
新动能:智检护航 快速通关
近日,广东宝莱特医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出口的一票价值约9万元人民币的病人监护仪等医用设备运抵大桥口岸,不到5分钟就办结出口手续驶离口岸,这批货物接下来将通过香港机场,运往南美市场。
作为深耕医用设备领域的高新技术企业,广东宝莱特公司每年约有2700万元人民币产品经港珠澳大桥出口,远销150余个国家和地区。“港珠澳大桥开通后,我们的出货效率大幅度提升,从出库装车到口岸通关仅需2个小时左右。”该公司总经理周国军介绍,海关“提前申报”等便利措施叠加24小时通关的优势,能够精准适配海外市场的时差需求,即便凌晨也能高效出境,这让大桥口岸成为企业出口的优先选择。
如今,大桥口岸货运类别日益丰富,从精密电子元件到高端医疗设备,从新能源产品到智能终端,“高新”动能正在为口岸发展注入澎湃活力。“我们针对高新技术产品非无尘环境开包易损的特点,通过大型集装箱/车辆检查设备、X光机等非侵入式机检设备和应用人工智能算法模型实施智能审图,提高对进出口高新技术产品非入侵式查验比例,最大化降低产品损耗。”拱北海关所属港珠澳大桥海关监管三科科长李琦介绍。今年前9个月,经大桥口岸进出口高新技术产品达657.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2.2%。
新市场:丝路扬帆 桥连万邦
随着港珠澳大桥“经贸新通道”效应的持续释放,其辐射范围已从传统市场延伸至更广阔的新兴市场。
七年来,大桥口岸的贸易伙伴网络不断织密。今年前9个月,经大桥口岸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货值达681.9亿元,同比增长52.6%,港珠澳大桥逐渐成为我国与共建国家经贸合作的黄金枢纽。
车轮滚滚,穿梭不息。七载飞度,经大桥口岸进出口货值从开通初期的月均41亿元跃升至目前的月均254亿元,增长逾5倍。目前,经大桥口岸进出口货物收发地已实现内地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全覆盖,触达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
从伶仃洋上的“世纪工程”到联通内外的“经贸动脉”,港珠澳大桥推动经贸发展潜力正在持续释放。随着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深入推进,这条连接三地的“经贸动脉”,将持续加速要素畅通流动,为外贸稳增长注入强劲动力。
◆编辑:吴玉珍◆二审:郑沛锋◆三审:周亚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