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正在粤港澳三地火热举行。在横琴举行的网球比赛中,香港队时隔24年再夺全运会奖牌。“这里是我们的半个主场。在粤港澳大湾区,我们就像一家人。”香港网球队教练刘进鉴说。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广东、香港、澳门三地融合发展,赋予粤港澳大湾区“一点两地”全新定位。牢记总书记嘱托,粤港澳三地着力深化合作,加快推动各类要素连通衔接,粤港澳大湾区区域协调发展不断迈上新台阶。
建设自贸试验区是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在新时代推进改革开放的重要战略举措。总书记5次亲临横琴、3次亲临前海,对广东自贸试验区建设寄予厚望。11月7日至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广东视察时强调,要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深入实施自贸试验区提升战略,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
殷切嘱托,指航引路。挂牌10年来,广东自贸试验区全力推动高水平开放、高质量发展。2024年,广东自贸试验区以全省万分之六的面积,贡献了全省20%的外资、8%的外贸和10%的税收收入,三大片区实现从“蕉林绿野、城市末梢”向“现代新城、战略支点”蝶变,成为全国改革创新“试验田”、对外开放“新高地”。
搭建中葡经贸“数字通道”
这是一通跨越大洋的视频实时通话:一家广东新势力车企的负责人连线巴西客商,在葡语大模型DeeCo-Model的帮助下,双方跨越语言障碍,实时转译、精准沟通,一单出口贸易顺利敲定。不久后,这批“广东制造”将扬帆出海,远销巴西。
DeeCo-Model是国内首个面向葡语国家市场的行业级大模型,由深绎未来科技于今年5月在横琴推出。通过中葡、英葡平行语料对齐技术,精准解析语言差异,也被业界称为“葡语版DeepSeek”。截至8月,该模型成功完成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备案,涵盖估值超过2亿元的多模态、多语种AI算料数据资产包,并在文旅、金融、医疗等多个领域实现应用场景落地。
深绎未来科技创始人林余楚介绍,该大模型构建了完善的多语言多模态技术体系,支持文本、图片、音频、视频四类模态。通过模型压缩与轻量化部署技术,既能保持专家级行业能力,也兼具实用性与易用性,堪称中葡经贸“精准联系人”。“目前,该大模型已在巴西、葡萄牙等主要葡语国家进行落地推广,覆盖语言、文化、电商、法律等垂直领域。以文化领域为例,我们把国内比较好的短视频、网剧、影视剧、软文小说等转化为葡语版,推动相关文化产业出海。”林余楚说。
这不只是单纯的技术突破,更是“澳门+横琴”对接葡语国家数字化经贸需求的标志性成果。横琴积极探索跨境数据流动新机制,加快建设“数字岛”,更多中葡经贸合作的创新图景正徐徐展开——
耗时两年编撰的《中国(内地)居民赴葡语国家(地区)投资税收锦囊》发布,覆盖9个葡语国家、1个葡语地区,为出海企业带来清晰指引;
中葡经贸中心搭建连接中葡西语国家企业的“一站式”综合服务平台,让双方企业沟通更畅、效率更高、风险更小、成本更优、发展更好;
“一带一路”税务学院·澳门(横琴校区)开展培训,葡语国家(地区)财税官员学习交流热烈,有力深化内地与葡语国家税务交流和合作;
……
在澳门大学健康科学学院教授、珠海澳大科技研究院院长陈国凯看来,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作为“一国两制”实践的重要平台,肩负着探索数据跨境流动机制、构建人工智能治理新范式的重要使命。
当政策创新碰撞产业升级,这条由“澳门优势”与“横琴动能”共同驱动的中葡经贸“数字通道”,正在拓宽中国与世界对话的方式。
外贸进出口额年均增24%
DeeCo-Model的背后,是“双循环双缓冲”数据跨境流动机制,在澳琴之间构建起一条高效便利安全的无形“数据运河”。广东自贸试验区积极探索管理体制机制创新,推动数据高效便利安全流动。
近年来,广东实施自贸试验区提升战略,取得积极成效,聚焦投资贸易自由化便利化、粤港澳合作等领域,突破瓶颈、疏通堵点、激活全盘,以制度创新引领自贸区之变。
秋冬时节,广州南沙港货运往来繁忙。11月13日,来自佛山美的工厂的1.4万台空调办结通关手续,以“一港通”模式运往南沙港,再换乘国际货轮发往泰国、阿联酋、意大利等市场。该项目以广州南沙港为枢纽港,辐射全国12个城市的21个内河码头和4个铁路站点,进出口货物实现“一次申报、一次查验、一次放行”,平均堆存期由原来的7天缩短至2天以内。截至2025年10月底,“一港通”模式下累计进出口货物66万标箱,经估算节省企业综合成本约2亿元。
“路通,证明活力够,自然财通。”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关务负责人冷义峰说。今年,广东自贸试验区迎来挂牌10周年。数据显示,10年来,广东自贸试验区外贸进出口由2015年的1074亿元跃升至2024年的7494亿元,年均增速超24%。
在横琴粤澳合作中医药科技产业园的生产车间里,澳门青年黄滋才介绍起无人化生产线如数家珍,公司的多款产品已拿到首批“澳门监造”标志。
前海梦工场今年引进91家港澳及国际科技企业和创新创业团队落户;粤港澳创新创业知识产权综合服务平台依托南沙科技成果转化联盟,集聚各类科技机构188家、粤港澳可转移转化成果超3万项;前海设立全国首家港资控股消费金融公司、港资控股公募基金公司、港资“双牌照”银行等,累计开立FT账户近1.4万个,办理资金业务超5.9万亿元……
自贸区的发展改变了粤港澳居民的工作、生活轨迹。清晨5时30分,香港医生龚敬乐准时起床,前往前海人才港社康现场坐诊。从医20余年,他对深港双城生活习以为常。在前海,深港细胞谷汇打造覆盖细胞与基因治疗全链条的一站式服务平台,将为大湾区患者提供先进细胞治疗方案。“医师通”“药械通”“医保通”为港澳居民打造与港澳趋同的就诊体验。
数据流通、货轮穿梭、产业互融、民心相通,广东自贸试验区以创新之笔,绘就大湾区开放融合的活力画卷。
深入实施自贸试验区提升战略
广东自贸试验区成立10年来,已累计形成制度创新成果772项,在全国复制推广43项,在全省复制推广237项;发布制度创新案例356个,8个成为全国最佳实践案例。
“从0到1”的制度创新正发展为“从1到N”的辐射带动。展望未来,广东将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重要讲话精神,深入实施自贸试验区提升战略,推动自贸试验区在更广领域、更深层次开展探索,努力提升制度型开放水平、系统性改革成效、开放型经济质量。
——加快服务贸易创新发展,推动现代服务业高水平开放。
前海创新电子元器件分拨集拼、“全球中心仓”模式,有力带动外贸快速增长。此类创新将在广东自贸试验区多点开花:积极争取国家支持,在推进现代服务业高水平开放方面先行先试,进一步缩减跨境服务贸易负面清单,稳步扩大电信、医疗、教育、科技等服务贸易领域开放,加快数字经济、低空服务等战略性新兴服务业集群发展,完善适应服务业高水平开放的投资、金融、人才等政策体系,打造一流服务业产业生态。
——培育壮大现代化产业体系,大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南沙的深海智人(广州)技术有限公司传来好消息:深海管缆埋设机器人实现商业化出口,前三季度订单额超2.5亿元。下一步,广东自贸试验区将加快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建立以先进制造业为支撑、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引领的开放型、创新型现代产业体系,支持新能源智能网联整车制造、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新型储能、集成电路、低空经济、生物医药与健康等产业发展。推动创新资源集聚,优化科研物资、人员等通关便利措施,支持与港澳和境外高校、科研机构等合作设立实验室、研究院等科创平台。
——推进规则机制“软联通”,拓宽粤港澳合作领域。
11月4日起,澳门和横琴分别新增“遥距服务柜台”,实现“琴事澳办、澳事琴办”。接下来,在深化投资、贸易、金融、法律服务等领域的合作基础上,广东自贸试验区将探索数据、科技、文化等领域合作,促进各种资源要素的自由流动,进一步提升粤港澳市场一体化水平,联手港澳打造现代化产业体系,支持香港、澳门更好融入和服务国家发展大局。
以创新为钥,以规则为桥,广东自贸试验区将在高水平开放的浪潮中,书写更多开辟新局、融合共赢的时代篇章。
◆编辑:吴玉珍◆二审:郑沛锋◆三审:赵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