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法发布涉未成年人网络保护与违法犯罪惩处典型案例
发布时间:2025-11-21 来源:新华社

最高人民法院11月20日发布3件涉未成年人网络保护与违法犯罪惩处典型案例,切实发挥司法裁判示范、教育、引领功能,强化未成年人涉网络犯罪惩处与预防。

这批案例突出对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网络保护,在“陈某某诉苏州某公司侵权责任纠纷案”中,某公司未经未成年人监护人允许,擅自将未成年人肖像使用在商品链接中,法院充分考虑违法使用未成年人肖像造成的危害,依法判决某公司承担侵权责任,明晰网络经营者的义务和行为标准。

案例还突出对未成年人网络行为的规范。在“小王诉小李及父母侵权责任纠纷案”中,未成年人小李在网络上随意发表贬损、嘲讽同学的言论,对同学的名誉权造成侵害,法院依法判令其监护人承担侵权责任,进一步强化了未成年人网络言行应受法律约束的观念。

在“被告人李某某、穆某某等敲诈勒索案”中,未成年被告人通过短视频平台发布的不良信息了解获取他人钱财的方法,从而实施敲诈勒索。人民法院除了依法判处刑罚,还向存在内容审核漏洞等问题的短视频平台制发司法建议,推动压实企业落实未成年人网络保护的主体责任。

最高法表示,下一步将充分发挥审判职能作用,对未成年人犯罪坚持惩防并举、惩教结合,不断提升未成年人审判工作质效,持续促推未成年人犯罪预防和治理,为守护社会安宁、呵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营造良好法治环境。

◆编辑:吴玉珍◆二审:郑沛锋◆三审:周亚平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为“中山日报”、“中山商报”、“中山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中山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山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来源”为“中山日报”、“中山商报”、“中山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中山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中山网联系。
联系人:陈小姐(电话:0760-88238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