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运会期间,超1600名运动员在香港赛区竞赛
发布时间:2025-11-22 来源:南方网·粤学习

11月21日,十五运会总体运行情况新闻发布会在深圳举行。十五运会组委会副主任、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政务司司长陈国基在会上介绍,十五运会期间,有超过1600名运动员在香港赛区竞赛,加上大概有800名代表团官员、500名技术官员和800多名传媒代表注册采访,大概有4000人参与香港赛区的赛事

陈国基表示,粤港澳三地早在两年多前便开始紧密联系和建立联络机制,全力推动十五运会的筹备工作。香港赛区成功举办了十五运会的八个竞赛项目,包括沙滩排球、男子手球、男子22岁以下组篮球、七人制橄榄球、高尔夫球、场地自行车、铁人三项和击剑,以及一个群众赛事活动保龄球,赛事在8月22日至11月20日期间举行,共诞生39面竞赛项目金牌和6面群众赛事活动金牌

af9fec9fd5.jpeg

摄影:曹雅琴

香港运动气氛炽热,多项精彩赛事成为全城热话

陈国基介绍,香港在赛事组织、安保交通、接待住宿、宣传票务等做了充分准备,并平稳有序地完成相关工作。“我们特别注重赛风赛纪,运动员亦表现出良好的纪律和体育精神。”他表示,各广播机构和新闻媒体对十五运会的精彩赛事和相关宣传活动进行广泛报道,吸引大量市民亲赴比赛场地或透过电视或网上观赛,在全港形成炽热的运动气氛,多项精彩的赛事和运动员的优异表现都成为全城热话。

“作为东道主之一,香港市民可现场观看国家最高水平运动员作赛,同时近距离感受运动员奋勇向上、自强不息的精神,这不单有助激发市民对体育运动的热情,更有助加强市民对体育的关注,推动全民运动的文化,达致‘全运惠民’的理念。”陈国基表示,香港赛区的各个比赛场地附近都设有“比赛村”,让市民尝试和体验不同的运动项目,希望他们藉着观赛和参与,埋下“体育热诚”的种子,即使在全运会结束后,市民对体育运动依然充满激情。

香港运动员创下香港特区自回归以来参加全运会的最佳成绩

陈国基介绍,香港运动员不负众望,在竞赛项目中,共取得9金2银8铜,一共19面奖牌,创下了香港特区自回归以来参加全运会的最佳成绩。这除了是运动员、教练和专业支援团队的努力外,也是特区政府近年持续增加投放资源,推动香港体育发展和支援运动员的成果。

据悉,本届全运会香港特区派出历来规模最大的代表团参加,总人数达1800人,其中包括602名运动员参与28项竞赛项目,以及760名运动员参与23项群众赛事活动。

“对于香港运动员的卓越表现,我们深感骄傲。他们能够与全国精英在这个国家级的竞技舞台上同场较量、交流学习,提升竞技实力,实在获益良多。”陈国基表示,市民在观赛之余,也加深对国家体育发展和全国顶尖运动员的认识,培养市民特别是年轻一代的爱国情怀和对国家和民族的自豪感。

粤港澳大湾区联合办赛是“一国两制”成功实践的有力证明

“今届全运会是三地在体育协作的创新实践,展现了粤港澳大湾区共同发展的无限可能。”陈国基介绍,其中香港协办的两项跨境赛事公路自行车男子个人赛和田径马拉松,向世界展示大湾区合办大型赛事的条件和能力。粤港澳三地充分利用各自的独特优势,发挥1+1+1大于3的协同效应,是一次集三地所长的完美结合。

体育强则中国强,国运兴则体育兴。我国正全力建设体育强国,透过体育提高人民健康水平,同时展示国家的软实力。陈国基表示,粤港澳大湾区首次联合办赛的成功经验,不仅是一个重要里程碑,让世界看到国家的实力,也是香港回归祖国28周年,“一国两制”成功实践的有力证明。

陈国基表示,这次全运会的成功举办,不仅提升香港举办大型体育盛事的能力,更可推动大湾区城市的深度融合与协作,促进大湾区内的民心交流,为三地合作协办大型盛事奠定坚实的基础,进一步提升大湾区的整体竞争力,共同为国家发展作出贡献。

◆编辑:吴玉珍◆二审:江萍◆三审:周亚平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为“中山日报”、“中山商报”、“中山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中山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山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来源”为“中山日报”、“中山商报”、“中山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中山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中山网联系。
联系人:陈小姐(电话:0760-88238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