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民航中南地区航空器地面设备操作员岗位职业技能竞赛举行
发布时间:2022-01-05 来源:珠海机场

2021年12月16日,在颁奖典礼慷慨激昂的音乐声中,首届民航中南地区航空器地面设备操作员岗位职业技能竞赛缓缓落幕。珠海机场代表队在此次大赛中成果喜人,取得团体第二的好成绩;5名参赛选手全部获奖,魏建勋更是凭借个人第一的优异成绩摘得“全国民航技术能手”的荣誉称号。十年苦练,一举成名,台上的无上光荣离不开背后所有的付出……

6.jpg

魏建勋:最让人期待的“彩蛋”选手

个人综合成绩第一,”全国民航技术能手”,他以82.2的总成绩名列全赛区50名选手第一名。他就像比赛场上最让人期待的“彩蛋”选手,充满惊喜,精彩不断。

他的成绩让人惊喜,却不惊讶。他就像读书时班里低调却总能让大家在评优的时候第一个想到的同学,有让人佩服的实力、让人信服人格魅力;他就是等待发光的金子,一上展台就会熠熠生辉。本次取得的荣誉是他职业生涯目前为止最亮丽的闪光点,但绝不会是唯一;他的努力、他的坚持、他的刻苦,注定了他的优秀。

“高标准的要求、完全陌生的车型、不到三个月的时间备赛”困难重重,想要取得好的成绩,就务必要付出成倍的努力。魏建勋的努力大家有目共睹,每次训练他总是第一个到,最后一个离开;每次研讨他总是能比别人知道得多、看到得多;每次小考他总是沉着冷静,稳操胜券。

他的优秀,有他成倍的努力加持,有他孜孜不倦的汲取护航,有他永远镇定冷静的心态坐镇。

林文雅:参赛队伍的“领头羊”

2016年3月,工匠精神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如火如荼推进。这一年10月进入珠海机场的林文雅搭上了技能成才的高速列车。机遇总是眷顾时刻做好准备的人,1995年开始驾驶各种车辆的他勤奋刻苦,仅用了一年半时间就从一名普通的特车驾驶员成长为特车队长,负责客梯车小队的日常管理,技术水平之高,业务之精,是让所有人都信任的“专家”。

3.jpg

此次技能竞赛,他肩挑重担,作为整个参赛队伍的“领头羊”,从对比赛技术文件的前后推敲,到训练场地各类设备的配置,他都一遍一遍地反复论证,在有限的时间、有限的地点最大程度还原竞赛场地,解决实际操作中遇到的各种问题。

但就在客梯车比赛项目开始的前一天,变故突生。他发现他们所有人都误解了“半联动”的真正含义,他紧急聚集他的队友们,一遍遍不厌其烦地提醒他们:千万记得在场上纠正这一动作。幸好,有惊无险,“我的心回到了我的肚子里”,他幽默地说道。

林亮显:是选手,更是教练

这是一双粗糙的大手,满是老茧,握上去如“砂纸”一般,这是22年每天与货物打交道刻下的印记。他1999年加入珠海机场,从最基层的装卸员做起,晴天一身汗,雨天一身泥,但没听过他的一声抱怨。

2.jpg

因为珠海机场特殊的人才队伍背景,5个人里,只有他是平台车“老司机”,其他四个都是“小萌新”。所以,集训期间,他不光是选手,更是教练。

“我们是打心底里佩服感谢阿亮,为了把我们四个人教会,他在平台车上一站就是一天”。

“我们是一个团队啊,5个人肯定要同进退的嘛。我一个人教他们4个,他们4个教我一个,说来还是我赚”,他笑着说,“时间不够用,我就给自己加压加量‘开小灶’喽,虽然训练节奏很紧张很辛苦,但是一想到自己要学习的技能还有很多就感觉不到累了,我一定要珍惜这次难得的机会!”

他在机坪上尽心尽力发挥“传、帮、带”的作用,却对家人亏欠了很多。他早出晚归,披星戴月,最常见到的只是孩子熟睡的模样,“逢年过节不能陪在他们身边,我心里很怕孩子会怪我”,他狠狠抹了一把脸,“但是幸好,他们都很懂事,都能谅解我”。

蒋湘明:行走的“评分表”

“客梯车71分、平台车77分、理论85分”,面对并不突出的成绩让他有了瞬间的气馁。晚上回到家,他仔细查看成绩单上每一处扣分项,瞬间有了紧迫感,想要拿到参赛资格就必须想办法突破。

4.jpg

此后,“对照练习、深究细节、各个突破”成了蒋湘明日常训练的写照,3张考核表100余条扣分项,一条条的对照,一个细节一个细节的改变,正是这种捡芝麻式的训练,让蒋湘明不仅成功入选为参赛选手,也让他成为了选手中行走的“评分表”,每个队员的表现,该扣多少分,他一看就能知道。

许康雄:初生牛犊不怕虎

他是代表队里最年轻的参赛选手,9月份组织的第一轮初赛,七十二个人里,他普通到有些“透明”,但就是这样一个“小透明”,凭借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勇气,过五关斩六将,用自己傲人的理论成绩和扎实的基本功,入选了集训队。

5.jpg

在班组团队协作客梯车应急撤离演练项目的训练中不小心被车辆部件划破手臂,他忍着疼痛,配合同伴完成项目的全部操作,结束列队时,大家才发现那3厘米,混着机油和汗水,血肉模糊的伤口,后勤人员上前查看伤势,他默不作声地捋下衣袖,轻声道“放心,我没啥事儿”,而这个伤口直到临近比赛时才结了痂。

尽管决赛只拿了个人第十五的成绩,但他毫不气馁,“我的心态影响了发挥,但参赛就是最好的备战,这样的大赛经验让我开阔了眼界,磨砺了心志,尝到了‘技能’的甜,我相信未来的自己一定不会再害怕”。

“芳林新叶催陈叶”,这些“金牌选手”极具灯塔效应,他们的选择、他们的热爱、他们的成功,昭示着平凡的岗位也拥有闪闪发光的技能之路。若干年后,他们注定会将这一棒传给后面的人,完成“金牌选手”到“金牌教练”的转变。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为“中山日报”、“中山商报”、“中山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中山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山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来源”为“中山日报”、“中山商报”、“中山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中山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中山网联系。
联系人:陈小姐(电话:0760-88238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