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 “抗癌网红”需要怎样的关切
发布时间:2022-07-24 来源:光明网

这两天,贵州六盘水的“抗癌网红”小敏的遭遇,引发了舆论广泛关注。据了解,小敏身患癌症,其丈夫小陈经常在短视频平台上直播分享抗癌经历。但近日,网友在小陈发布的视频中发现,小敏身上的褥疮疑似溃烂生蛆,很多人质疑小敏遭到夫家虐待,事件因此快速发酵。

后续消息是,六盘水水城区政府发布公告称,政府高度关注此事,目前已组织专家对其全力救治。六盘水公安局一工作人员称:“小敏”已在人民医院接受治疗,她长期卧病在床,是丈夫一直照顾,那天丈夫在替她清洗,是网友的误解。但资深护理人员认为,小敏的压疮不可能是其丈夫所说两天没注意造成的,只有长期疏忽护理才会发展成这样。目前,小陈的短视频账号“小陈陪老婆抗癌”已被清空,系统显示违规。

现实中,人们的同情按钮和共情开关,总是容易被那些悲戚遭际按下,而与同情共情毗邻的情绪是愤怒——人们越是不平于不幸者的遭遇,越是不忿于制造不幸者的“绝情”,这二者往往会合成公众朴素正义感的基本色。

在此事中,许多人最初是被小敏的不幸击中柔软内心:视频中,卧病在床的小敏,不堪病痛折磨,年仅29岁,却已骨瘦如柴、眼神无光、完全脱相。但之后社会情绪的触发点从小敏的不幸更多地转向了其丈夫的“不仁”:在疑似褥疮溃烂生蛆蠕动的图片击溃心理底线后,很多人开始将小敏婚后生下3女1子、自称被婆婆驱逐出门、丈夫直播“赚”打赏等细节拼接,随后将矛头指向其丈夫,指责他不好好照顾患癌妻子,还将她作为直播卖惨赚钱的工具。

对公众而言,关心小敏的身体状况和关心她有没有被虐待,都起于恻隐之心,这份关切显然应得到合理回应。比起不幸,人们更难接受的是不公加剧不幸。而今,当地将小敏已紧急送往ICU,算是回应了人们对小敏病情的关切,对于小敏是否遭到了虐待,也应有客观调查去还原厘清。

就目前看,涉事多方就此问题说法不一:小陈自己说“两天没注意,怪我就这样了”;所在村有村民说“小敏患病已有多年,但其丈夫一直在照顾她,并没有网友说得那么夸张”;当地公安部门有工作人员也说是“网友误解”;但资深护理人员认为,小敏已被医院诊断为压疮IV期,且有多部位压疮,非常严重,只会是长期疏忽护理所致;小敏本人2021年7月两次在视频中提到“因看病和婆婆吵架被赶出门,只能住在出租房”“和老公商量想去上海看病……可他的一句我没钱,你要把我逼死才够,让我默默无语”,都让事件面相变得复杂了起来。

这些看似矛盾的说法,导向的结果也会判若霄壤:若是长期护理不到位却还打造“助妻抗癌”的人设,那既涉嫌虐待,也涉及欺骗;如果是长期照顾,在此过程中偶有疏忽与怨言,那又在情理之中。鉴于很多事件的多面性和个人说法的主观性,情况到底是怎样的,无疑得结合更多生活化细节去判断。倘若最终查证确有虐待,那自然不能“家事化”,而应置于法律框架下去审视;若事实表明,小敏丈夫平日里细心照顾,做到了99分,剩下被扣掉的1分是照顾病人久了有些许怨言,那又没必要用完人逻辑去打量他。

事实上,当小敏以视频形式记录抗癌过程、小敏丈夫在直播中据此接受打赏,将许多私人化细节带入公众视线后,伴随事件“公共化”而来的众目凝视就无可避免。在小敏境况本就很惨的情况下,丈夫所谓的“直播卖惨”并由此获取打赏,本无可厚非。但若以陪妻子抗癌的名义获取打赏后,却未将捐赠款和视频收益用于给妻子治病,那就难逃“利用公众善心”的诟病。这里面,足够全面充分的事实是评判是非的关键。

个案里的是与非,需要以事实为依据去判断,个案抛出的共性问题,却值得普遍性关注和重视——如何消除很多在家护理的重症患者的被虐待风险?要知道,抱病在身本就意味着两点:一,患者得严重依赖身边的家人;二,求助声量弱小,甚至是没法向外界呈现切身遭遇、发出求助求救声音。但一些本该是患者依靠的家人,就因为看准了患者求助能力匮乏的特点对其进行虐待。这就导致,那些弱势群体的被虐待,很可能成为了反家暴、反虐待的盲区。

拿这事来说,如果不是视频意外暴露了小敏身上的褥疮溃烂生蛆情况,许多人未必会往虐待的方向联想,小敏也不一定能得到及时有力的救助。所以最令人担心的一种可能就是:小敏被长期疏忽护理,但这些不为人知。

如何避免这种最坏的可能?建立类似于家庭暴力强制报告制度的机制,明确居村委会等基层机构在虐待患者问题上的法定报告义务;通过“点对点”关怀的主动下探,为重症患者或残障人士提供更多反馈和救济渠道……这些措施都值得考虑。关怀弱者,就是留住社会的人文温度。以人文之名,我们就应该采取更有力的措施,不能让那些不幸之人继续遭受虐待。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为“中山日报”、“中山商报”、“中山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中山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山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来源”为“中山日报”、“中山商报”、“中山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中山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中山网联系。
联系人:陈小姐(电话:0760-88238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