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镜头
稻香里的文旅热
发布时间:2025-07-03 来源:中山日报


   游客和村民看着收割机里“淌”出的金黄稻粒。


   奶奶带着小孙子在稻田留下美好印记。


   来自成都市的侯先生与妻子骑车畅游稻田。


   收割机在稻田上“作画”。


   游客争相在稻田前的咖啡馆门口打卡。


   “姐妹团”在稻田边开心打卡。


   游客惬意享受下午时光。


   游客吹着萨克斯,乐在其中。


   慕名而来的游客们欢天喜地。

6月底,南朗崖口2000多亩稻田陆续开始收割。

早晨8点,收割机的隆隆声打破了乡村的宁静,新鲜的稻谷被拖拉机一车车运到晒谷场,割过的稻田愈发散发出清新的稻香。

崖口是中山水稻连片种植规模最大的村,每到夏收时节,大量的港澳及中山周边城市游客到崖口寻找“诗和远方”,他们循着稻香而来,带动了一波文旅流量。

风吹过稻浪,低垂的稻穗轻轻摇曳,白鹭时不时成群飞过,人们好奇地围观稻田收割的场面,或在稻田里拍照,或在稻田边的咖啡馆消磨时光,或蹬着自行车穿过稻田,或者坐在民宿的落地玻璃边看风景。

崖口第一间稻田咖啡馆“old boy”老板谭伟政说,许多客人大老远来就为了在稻田边喝一杯咖啡,稻田全部收割后,客流也会明显减少。崖口高端民宿“禾舍”就在稻田边,管家林小姐一次次回复电话咨询的客人,收稻时节客房紧张,有些房间已经订到了7月中旬。

来自香港的麦先生,祖籍是小榄人,专门带着两位香港朋友到崖口住了一晚,他兴奋地和朋友在民宿和田间地头拍照,他们就喜欢看稻田。来自成都市的侯先生,退休后和夫人自驾,边走边玩,一路来到了中山,夫妇俩连续两天来到崖口,点上一壶茶,他还靠着稻田边吹起了萨克斯。来自珠海的游客颜先生夫妇,是崖口村的“铁粉”。自6年前来过崖口后,他们每年都会来很多次,对于早稻和晚稻的收割时间都了然于心。他说,这么大规模连片的稻田是珠三角其他城市没有的,所以特别喜欢来这里感受乡村的宁静。

炽热的阳光照在崖口的稻田上,劳作的村民晒得黝黑的脸上满是汗珠。他们祖祖辈辈耕种的这片稻田,如今成为了带动崖口文旅振兴的重要载体。

图/见习记者 张景天 记者 盖刘宝 文/记者 黄启艳 图编/明剑

◆编辑:吴玉珍◆二审:郑沛锋◆三审:周亚平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为“中山日报”、“中山商报”、“中山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中山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山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来源”为“中山日报”、“中山商报”、“中山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中山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中山网联系。
联系人:陈小姐(电话:0760-88238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