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河源恐龙文博园,采风团成员与亿万年前的恐龙进行了亲切友好的“对话”。
▲陂角村杨家小院前的小溪成为玩水的乐园。
▲东江客家传统染布技艺,是根植于河源地区的文化瑰宝,其历史可追溯至明清。
▲在河源土特产馆的参观,让大家对“河源手信”有了更深了解。
▲一位游客在佗城明清时代的考棚里模仿“考生”动作。
▲万绿湖开渔活动现场,嘉宾进行开渔仪式,身后的渔船已经整装待发。
▲万绿湖开渔活动现场,渔民捕捞现场吸引许多游客围观。
▲33公斤的鳙鱼“独占鳌头”,是五条拍卖的鱼中最重的一条,最终被一家爱心企业以38.2893万元拍下。拍卖的这些“头鱼”筹集的善款,将继续用于生态保护和增殖放流工程等。
▲万绿湖开渔活动现场,游客购买刚捕捞的鱼回家。
▲渔船集结到万绿湖开渔现场,整装待发。
河源,作为岭南文化的重要发祥地和客家文化的核心起源地,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6600万年前,这里曾是恐龙的乐园;2200多年前,河源已是岭南地区的名城重镇。如今,“客家古邑,万绿河源”以其秀丽的自然风光、丰富的生态资源和深厚的文化底蕴闻名遐迩,吸引来自全球各地的游客。
7月4日至6日,“户外+农文旅”海外宣传推广系列活动在河源市举办。来自东南亚、北美、西欧及港澳台地区的20余家旅行社代表,以及广东侨刊主编、粤港澳大湾区主流媒体代表等组成的50多人采风团,通过三天的深度考察,解码河源文旅融合发展新模式,将河源“温泉+”的无限魅力、“户外+农文旅”的创新活力,传递给全球的游客,开启河源文旅“融湾出海”新篇章。
采风团在三天行程中还深入体验河源“山水人文”立体资源网络。“天上瑶池水,人间万绿湖”。作为新晋国家5A级景区,万绿湖370平方公里水域正打造环万绿湖世界级“湖泊+”绿色发展区,以生态为底色,融合文旅、产业与科技,构建全球湖泊生态崭新样板。在万绿湖景区,采风团参加了极具客家风情的万绿湖开渔活动,乘船领略华南第一大人工湖的秀美壮阔,亲身感受万绿湖畔的山水诗意。河源恐龙博物馆藏有世界上数量最多的恐龙蛋化石,保持着吉尼斯世界纪录。在河源恐龙文博园,采风团与亿万年前的恐龙进行了亲切友好的“对话”。此外,采访团还沉浸式“打卡”龙川县,来到素有“岭南第一古镇”之称的佗城,探访了秦时的越王井、明清时代的学宫和考棚等120多处文物古迹,深入了解了南越王赵佗的一生以及岭南汉越民族融合的历史。
近年来,河源探索“户外+农文旅”深度融合的创新路径,正成为激活乡村潜能、重塑乡村价值的关键引擎。采风团在源城区埔前镇陂角村的春沐源小镇,感受河源乡村旅游的魅力;在东源县仙塘镇南园古村,亲身体验到了“蓝染”非遗技艺;“打卡”糖巢创客社区;参观河源土特产馆……
河源在山青水绿、今古对话等方面做到了绝妙连接,无论是泛舟万绿湖,或是浸泡温泉,还是探秘河源恐龙之谜,每一处景点都浸润着自然与人文的有机融合,为游客带来无限的快乐与惊喜。
图/文 记者 明剑 图编/文波
◆编辑:吴玉珍◆二审:郑沛锋◆三审:赵伟